第154章 天子残暴,大将军仁德(1920)
冀州大地,很快就传出了大将军欲进天子的流言,人尽皆知。
然而却迟迟不见动作,而不等袁绍这边先搞什么大动作,河北之地却是先被朝廷的一封诏令给搅的彻底沸腾了。
诏令其实非常的简单,去掉繁冗的措辞和废话之后其实就一条:令,我大汉举国上下,废除算赋、口赋、更赋。
此令一出,恰如一记万钧重锤,狠狠的敲击在了河北,乃至大汉十三州每一个人的心头,上至公卿勋贵,下至黔首平民,但凡是知道此事的人,无不彻夜难眠。
原来,天子在南阳,在徐州,杀了那么多的人,分了那么多的地,居然都只是牛刀小试。
四百年大汉,从此刻开始,真的要变天了。
而袁绍在得知了这一消息之后,第一时间快马加鞭的命令自己地盘的每一个郡守:捂消息,这个消息到咱们这个级别为止,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底层的黔首贫民知道。
所谓算赋、口赋、更赋,其实用现代人更好理解的一个名词,可以叫做:人头税。
即,以人口为主要的收税对象,与之对应的,自然就是田产税了。
其实这也是一直到唐代中晚期以前,最主要的封建社会税种,其核心原则就在于“舍地,税人”。
一个很冷,后世很少有人知道,但其实又特别重要的冷知识:西汉初年确实曾出现过三十税一的税政,但,这其实并不一定是个善政。
而袁绍所做的,就是把这个枷锁从法制上给他摘了。
败,他就卷铺盖滚蛋正好禅让,因此而败,他在面对这天下千万万苍生黎民之时,也就无愧于心了。
残忍一点的理解的话,是不是代表着一个五口之家,必须要拥有一百亩的田,才能缴得起税,或是至少能不影响生活呢?
由于人头税的名目实在太多,各地郡县都有自己不同名目的人头税,这已经无法去考证了。
此策一出,成,则他万家生佛,也算为天下无数贫苦的百姓做了一件有益的事。
这,也就是刘协在郯城闭关思考了两个多月,最大的收获了。所谓权力,其实说破大天底层逻辑就两条:税政、军政,如此而已。
好消息是大汉因为田税明面上就不重,所以各地都是隐藏人口极多,但隐藏田产极少。
这套玩法,最早的开创者其实是商鞅,其出发点其实是鼓励人们去多多的开垦荒地,把算在人头上的税赋平摊在土地里,以变相的减轻自身的负担,所谓五口之家,百亩之田,其实并不一定是指百姓的富足。
而如果租户太多,主家肯定也管理不过来,就会在各个土地上设立田监,这,更是朝廷所严厉打击的对象,有汉以来,各地太守无不以打击豪强作为政绩,而所谓的打击豪强,打的就是田监,这种行为还有个专有名词,叫做役使贫民。
这就纯属和天子拧着干了。
他穿越之前查过一下国家税务结构,其中财产税的比例之低,可是狠狠吓了他一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