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好啊,颍川和京兆两地的士族数量和质量都冠绝天下,尤其是建安大典还大量的收录了颍川世家的家学,这要是考不过外地人就见鬼了。
司马懿却在心中感慨:天子之谋果然了得,无论是方式,时机,全都恰到好处,了不起啊。
司马懿估计,这考试如果真的只考才学,不做区别对待的话,即使真的是天下同考,二十年之内颍川士族至少也能垄断五成以上的录取名额,京兆士族再垄断三成,剩下的才轮到其他地方的士族来分。
“除了袁绍之外,刘表刘璋和孙策是什么反应。”
这便是刘协迟迟不肯回许都的原因了,他取消人头税的这条政策,事实上并没有走尚书台的正常程序,而是以出口成宪的方式直接传诏于天下。
当然,司马懿这话说的比较含蓄,除颍川和京兆两地之外的士族,对天子可绝不仅仅是有意见那么简单了。
刘协点了点头,继续问道:“外边的事儿就不说了,他们名义上都是大汉臣民,实际上朕也管不了他们,内部怎么样,朝中公卿反应如何?”
事实上,颍川士族不晓得有多高兴呢,大汉的察举制是按郡来分配名额的,一百万人口以下的郡两年举一个,一百万人口以上的大郡一年只举一个孝廉,两百万以上一年举俩(其实也就是南阳和汝南),这点名额洒洒水,落到颍川之地无数的士族头上,怎么可能够分。
这么忠心耿耿么?
“士林?就是颍川士族那些家伙吧。”
“朝中群臣以令君为首,都在建议陛下从缓,毕竟事缓则圆,也都是公忠体国之言,不过,朝堂之外的士林目前反对的声音比较大。”
“啊哈?”刘协一脸懵逼,这特么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
托董卓的福,司隶周边现在仍然是大片大片的白地,土地资源富裕得很。
这跟自己想的好像不太一样啊。
“刘表说是乱诏不奉,倒也没什么不敬的厥词,刘璋没有反应,也不知道是不是没收到消息,至于孙策……他居然表示坚决奉诏。”
几乎全是骂昏君、暴君的。
整的他都不好意思了。
南阳之地是朝廷刚打下来的,杨彪在鲁阳一代屯着近十万大军,曹操在新野跟韩遂名为交战实为双簧,谁有意见都得忍着。
至于豫州,除颍川之外事实上都是袁绍的地盘,士族豪强都是心向袁绍的,反与不反又有什么关系呢?反了正好有借口大开杀戒,为即将到来的决战扫清后顾之忧。
对内能团结群臣,对下面则正好挑在朝廷最为强势之时下手,天子改制,无论是时机还是手段全都如此高明,怎能不叫人叹为观止呢?
真神人也啊!
二十章大爆完毕,老爷们多多支持啊。明天以后更新还是五点多钟,恢复时间,更新数量就还是看今天的首订情况吧。谢谢各位正版老爷们的支持了,感激不尽。
另外,感谢昨天的盟主,蓝色的吃货刺猬大佬给的打赏,明天开始补打赏更新,谢谢大佬,好激动,哦嚯嚯嚯嚯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