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凌月不由勾起了唇角,那个时候他怎么没有发现她那么可爱呢?那时的姜孟涯真的好没有情趣,他竟然微微一笑便转身走开了,徒留小姑娘一人愣在身后。片刻之后,他看到她脸上突然绽开了灿烂的笑容,竟是夺了日月的光彩,让他心头不由一颤。
她以为自己造次了,却不料,这个仙气飘飘的男子竟真的吻了她,更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吻竟是如此地缠绵悱恻,动人心扉。那一刻她觉得,哪怕是灰飞烟灭也值得了。
国师怒极反笑道:“你可知开启一次照世镜窥得天机所要付出的代价?”
“既然如此,你便随我来吧。”
“我若说不借呢?”
凌月不以为意,对他笑得和蔼:“国师可权衡好利弊了?”
那时姜孟涯就在想,她的所谓“听说”,一定是听那只猫儿说的。而那只砚台,他觉得以她的水平,至少也要十天半个月才能完工。她就这么拿了出来,就不怕自己怀疑她蓄谋已久?
姜孟涯笑得温润:“既然都拜在我的门下了,为何还要叫师叔呢?”
国师以指蘸血在铜镜上划出一个又一个咒符,待咒语书写完毕,铜镜突然脱手而出,悬于半空。
鲜红血迹渐渐化作团团白雾氤氲在铜镜之上。片刻后白雾淡去,铜镜中现出动态画面来。
后来同门女弟子送了她一个“雅号”,叫“百事通”。
回想起砚台上的图案,那雕工和画工他实在不敢恭维,她竟还好意思拿出手送人。那砚台上雕的是他在桂树下品茶,她在一旁舞剑,时不时有雪白桂在她的剑气之下飘飘扬扬落下的美丽画面。而她雕出来的效果却是,他如一尊佛般岿然坐于树下,天上突然下起了陨石雨,她执剑劈砍以护他周全。
也不知是反应迟钝,还是心理承受能力强大,她不但没有像其他女弟子那样收起对他的幻想,反倒变得越来越贪心,贪心地想要他把目光只停驻在自己身上。
画面从他们初见开始。那一日,丹阳仙山上桂飘香,霞彩满天,目光交汇的刹那,注定了一世的痴缠。
她知道自己大限将至,悲伤地落下泪来,提出了一个埋藏在心里多年的请求:“师父可否给念儿一个离别之吻?”
后来为了让她死心,他再未对她露出过笑容。再后来又发生了很多事,笑容终于也从她的脸上消失了。
“除了大损元气以外,还会折寿十年。”
国师以为凌月会因此而放弃,没想到他竟是连眉头都没皱一下便道:“这个无妨。”
二人来到一间密室,国师自墙壁暗格中取出一面周围镂有佛教图腾一尺见方的圆形铜镜,对凌月道:“请凌公子将血滴入其中。”
那一日,天劫比他感应到的时间提早到来。他自千里之外赶到她身边时,她正以她浅薄的修为扛下第一道天雷。他看到她的元神正要散去,却在看见自己之时强撑着驻留体内。只要再被击中一次,她便会魂飞魄散,他忍住悲痛为她挡下了其余八道天雷。
当她得知修行到一定阶段可以神识出窍化形的时候,开始更加努力地练功。神识能够出窍的第一天,她便化作白蝶飞到他身边,从早到晚地围着他转。她以为他没有发觉,于是化蝶偷窥他的一举一动成了她每日必做的功课。
他的笑就像温暖的灯火,有着醉人的魔力,让她呼吸一窒。她呆愣愣地道:“不叫师叔,难道要叫师父吗?”
这时画面一转,铜镜中出现了一只鬼鬼祟祟的小猫。想起那日情景,凌月不由失笑。
她偶尔也会犯迷糊,把以前问过的问题再次拿来请教。每当这时,她都会尴尬地笑笑,说圣人不是说过吗,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而国师看到这个女子时却是惊讶不小,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她便是他去年在照世镜中见到的继任天照女皇。
凌月想想也是,她的确是很善于为人师的。
一吻结束,她脸颊泛着红晕却仍难掩悲伤地道:“念儿爱了师父很多年,从见到你的第一眼开始就希望将来能以你妻子的身份与你比肩而立。如今已经再无可能。若念儿还有来世,我希望来世换你,褪去一身骄傲爱我,之死靡它。”
他含泪看她闭上眼睛,在她魂魄离体的瞬间将其收入魂瓶,然后把她的遗体放入了冰棺。
在某户人家即将产女时,他打开魂瓶欲将她的魂魄投入胎体,天空却突现异象,一道闪电劈开天幕,他一眼不察,失去了魂魄的踪迹。
悲痛之下,他吐出自己的内丹滋养她的肉身,然后将冰棺置于深潭之中,以期寻回魂魄后让她重新复活。为此他法力尽失,从仙人堕为凡人。
他以姜孟涯这个真名逗留人间数十载,并以神医的美誉扬名于世,也是为了让她更容易找到自己。然而一切都不过是他的一厢情愿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