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士们听说了,大约要有点不大高兴。
而且俩人认识了也就顶多两天!
这个洵兄……感觉这次被勒令退学,实在是对他刺激不小,现在看来,竟真的是连心性都为之一变了。
出去谈些事情、做些交易之类的,总不好老是让大诗人亲自出面,那多跌份啊!显得没逼格!所以还是得有个人给跑跑腿才好。
只是……大家也不知道是不是提前没沟通好,居然都挤在了同一个上午,这事儿传扬出去落到那帮名士们耳朵里,估计也是很受伤的。
都遇上了,我们对陆洵又没有恶感,总不能不让打个招呼吧?那一打招呼就认识了嘛,就成朋友了嘛,接下来要干嘛,都很方便了,不生硬了。
不过能在邺城的“闲客”市场立足多年,其心性、人品和能力,也算是经过了市场的充分考验的了,大用要谨慎,小用的话,陆洵倒是觉得,可以基本放心。
那就“偶遇”吧!
类似陈胄之于周靖周县君这样的。
这次找枪棒师傅,一直到今天上午去见到蔡确蔡教头,并最终定下了此事的整个过程,让陆洵对这个路宁的能力基本满意。
现在你陆洵写得一手好诗,大家稍加观望,知道你不是昙一现之后,拉拢几乎是必然,就算不像郭氏兄弟那样热切,也大差不差。
裴易倒是玲珑,但还是那句话,他还只是个没出过校门的大男孩而已,暂时的难以托付给一些很需要手腕和运作的事情。
而且此刻房内安坐的这位陈胄陈赞画,他也是知道的,深知他是周县君最信任的人,此人却也是一般地与陆洵交游亲密。
回来的这一路上,那么多邺城的高门世家,都是如此地放下身段,派出家族的杰出子弟,纷纷对陆洵表示了如此露骨的拉拢,都是他亲眼看见的。
陈胄是挖不来的,虽然他很感恩,但人家现在是周靖周县君的高参,两人还是故交好友,不大可能跳槽。严骏太过方正,大事可以放心托付,江湖小事心思算计,乃至利益勾连,他就不大合适了。
出门的时候明明天色还早,在蔡确蔡教头家里也没待多大会儿,出来的时候,太阳也才刚到树梢而已,结果这一路的应接不暇,陆洵等一行人回到家里的时候,居然已经天快正午了!
“咦,陈赞画,你来的正好!”
严骏太死板,变通不足,裴易倒是有点八面玲珑小机灵的感觉,却到底还是历练不够,至少是在当下来看,还远不如这陈胄的通灵剔透。
“哦?曹、张、李、陈、杜、公羊、司马?那就是一共七家了!”
陈胄面带从容的微笑,摆手,“此乃小道尔!洵兄的诗文,那才是大道!”
陈胄笑呵呵地拱手施礼,道:“洵兄不如称呼在下一声‘元甲’,来得亲切!”
“这些世家都在魏郡立身多年,根深蒂固,交游亦是极为广阔,与本地的名士们之间,颇多纠葛。甚至不妨明说,那些本地名士,大多都是他们各家的座上客,日常都是从他们那里拿银子,也接受庇护的!而洵兄你昨日做下那样一番大事,让众名士都颇为忌恨,你想,这个当口,他们纵是有心,又怎么方便登门?”
“那是那是,在下也很是想念洵兄啊!”
他习惯性地右拳一砸左掌,“原来如此!”
至于心性如何,那当然要给个机会实际验一验再说喽!
不等他说完,陆洵已经恍然大悟。
话说到一半,陈胄故意一顿,似乎是刚刚发现路宁似的,拱手相询。
人家本来就是一个大圈子,一帮名士们日常负责提供诗歌作品,也就等于是提供一定的修炼资源,而各大世家则负责供养这些名士,给钱给物给名声,甚至说不定还送暖脚丫头,几十几百年了,人家就这么玩过来的。
路宁闻言愣了一愣,旋即大喜。
“元甲兄果然世事洞明,此事还是你见得透彻!”
跟聪明人聊天的感觉真好。
能为这样的人效劳,自然要大大好过他做“闲客”时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
当下他赶紧一拱手,面带兴奋之色地看了一眼陆洵身边的裴易,道:“仆之住址,及惯常喜欢待的几处地方,这位裴兄弟无不尽知!先生若有事,尽可遣裴兄弟前去寻仆,仆召之即至!”
这就是完全听懂自己的意思了。
于是陆洵抚掌而笑,“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