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言擅长枪、棒、剑、拳四样,建议第一个月,陆洵由拳脚和端枪这两项练起,那意思大概是让陆洵先培养一下身体的基础。
他似乎已经完全忘记了,他还是松山书院的弟子,就这么陪着陆洵出门,两人在路边寻开了门的食肆,随便吃了些东西填饱肚子,便直奔蔡家。
约好了卯时三刻要到,路上还来得及吃一口早饭。
他现在怀疑,自己进境如此缓慢,已经不单纯是原主这具身体天赋很差的原因,修行法门太次,也很重要——天赋改不了,只好想办法换法门。
不过这倒是又激起了陆洵心中那一份不愿意服输的性子。
他之前还曾经考虑,要不要以若干次「初读」与闻的条件,向外换取一份修行法门回来——哪怕仅仅只是比松山书院传授的那一套入门级稍微好一点,都行!
第二天一大早,结束了修行起来,天才蒙蒙亮,陆老娘自然也不可能起来给做饭,于是陆洵就只是简单地揣上几十文钱,就要出门。
结果他一打开门,就发现裴易居然正站在自己家门口。
到了地方,自敲了门进去,裴易问蔡教头讨了碗茶水吃,然后便闷声不吭地搬个小杌子坐在廊下,看两人习武。
小有进步,但修行速度依然很慢。
也就是全仗着毕竟年轻,气血实在够旺盛,恢复力也惊人,他这才咬着牙,把第一天的训练给坚持了下来。
陆洵一个门外汉,既然拜了师交了钱,那当然是听人家的。
于是他终于确信,这真的不是单纯自己不够努力,和天赋太差的缘故,跟修行法门也太差,也是绝对有关的。
其它的东西,所谓资源之类,吸引力就更低。
但这个时候,各处坊门也就刚开了没多长时间!
陆洵愣了一愣,想说什么,却没说,只是点了点头,道:“也成!走吧,一起去用些早饭,不然一个大上午,可熬不下来!”
陆洵吓了一跳,问他:“易兄,你什么时候来的?有什么急事?”
蔡确先略问了问陆洵的基础,又试了试他的力气,便心中有了数。
然而即便如此,等到结束了一上午的练习,告辞离开的时候,陆洵还是累得浑身酸痛,连走路都放慢了不少。
裴易笑道:“便是如此。”
无论是谁,是哪家宗门或世家,都无一例外地把修行法门视为绝对的不传之秘——甚至很多世家都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
他练的时候,裴易就在一边看着,一句话都不说,这时候离了蔡家,他却关心地道:“洵兄果然毅力惊人,这一上午下来,愚弟只是看着,都替你觉得累,若是换了愚弟我,怕是绝对撑不下来的。”
这等于是直接一盆冷水浇灭了陆洵心里的一点火苗。
没有路子的情况下,只好各个思路都尝试一下。
所以,尽管陈胄聊到的东西,陆洵觉得很重要,但他心里依然明白,这些解说,充其量算是勉强给自己划出一个大概轮廓而已,具体而微的东西,却依然是雾里看,接下来还需要自己去慢慢摸索。
于是陆洵也不客气,回家同陆老爹陆老娘说了一声,随后就坐了郭家的马车,同众人一起,直奔郭府。
就在郭府简单吃了饭,正喝茶的工夫,「初读」会约定的那些人,就陆陆续续拿着请柬赶来了。
于是,陆洵第二次见到了周靖周县令。
也第一次见到了周县令那位身在大宗门的侄子,周玉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