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1章 穷酸(二更)  病娇皇子赖上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哪有兄台说得那般可怕。”

也就是武清县,山区,文风不盛,卷得没那么厉害。

刘珩不认同,“人都快要饿死了,哪还管什么失节与否。只要不涉及到投敌叛国,为了吃饱必要的时候就该放下面子,务实肯干。既能读书,也能下地种田,出门干活,才是本王需要的人才。”

早上又蹭了一顿早饭才走。

他来了点兴趣,“怎么想到问王府借粮?你就不怕吗?”

历朝历代,兴修水利,都是大工程。甚至大到能够拖垮一个王朝的地步。

“为了三斗米折腰,某不耻和尔等为伍。你们自去,我继续埋头苦读只为功名。他日我为朝廷命官,尔等王府属官,彼时见面,希望尔等不曾后悔。”

“堂堂朝廷命官不做,去王府挣那几个臭钱,何至于如此?”

万管事才不理会他的感受,继续说道:“好歹你也是个秀才,日子怎么过成这副样子?能写能算,总能找口饭吃吧。”

一说来应征,当即就有王府外管事招呼,报名填资料,果然管了一顿饭,还留宿庄子一晚。

他这个笑话,如此要为定王出谋划策。

管事对他们说道:“半月后,会在双河镇举行考试。大家回去后记得抽时间复习功课,多了解一下农事。”

万管事打量着孙秀才,脸皮够厚的,竟然有胆子开口问王府借粮食。

京城多好啊,世界。每月每年到少府领爵禄,日子过得爽歪歪。偶尔还能进宫打点秋风。私下结交官员,还能捞一笔。

“去吧!”

章先生善解人意,就是逼得太紧。

哎!

都怪这世道,秀才不值钱。

他唯有苦笑,“水利一事急不得,此事只能押后,还望先生理解。”

但他认识很多贫寒学子,这些人未必一开始启蒙的时候家里就穷。多半都是读书到中途,家里才开始越发穷困。

“这样吧,我可以做主借你半袋粮食,也不收你利息。只要求你若是能考中,将来进了王府,用心办差,忠心为主,莫要三心二意。”

“兄台说得有理,如今王府草创,急需人才,是个秀才就要。过几年有了足够的人办差,届时,秀才肯定进不了王府。”

“不敢和兄台比。兄台家中资产颇丰,自然不稀罕王府的差事。我等家中还等米面下锅,若有一份体面差事,也算是个好前程。”

不放弃,好歹还有点指望。

……

要不是穷到无路可走,万万不会自绝前程,跑来应征王府差事。

他说道:“着实是没办法了,亲朋四邻都已经借遍。唯有斗胆问王府借粮。我有秀才功名,身家清白,王府不用担心我借粮不还,大不了扒了我的房。”

“我想问王府借粮,家中断粮,着实没办法了。不知是否可行?我一定想办法还粮食,若是考取王府差事,就从俸禄里面扣去。若是考不上,大不了我免费为王府做工三五月。”

“要去就早点去。耽误个三五年,到时候要求肯定提高,非举人不要。”

孙秀才就是个行动派。

秀才满地走,举人不稀罕,京城大把进士没官做,天天守着吏部等着机会降落。

如今的大周朝,读书人也卷得很。

孙秀才脸都绿了,房屋地皮是他唯一仅剩的一点固定资产。

到了农闲庄,天色已经不早。

他干起正事,“想要丰收,除了按照小叶子教的办法精耕细作,烧田杀虫,粪水浇灌庄稼外,最关键的还是要兴修水利。小叶子知道王爷手头紧张,兴修水利又耗资庞大,所以不曾提起这茬。

“这些只是不擅经营,或是脑袋愚笨,别人读一年,他得读三五年。读书时间越长,开销越大,自然就是越读越穷。”

“王爷误会了,对于读书人来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这就是为什么,进了王府,就等于绝了仕途前程。

章先生没体会过越读书越穷的生活。

“可惜老夫的仕途就是个笑话。”

“王爷明鉴,这些穷酸秀才都是不事生产,又拉不下脸面出门干活挣钱。毕竟是个秀才,还是得讲究点体面。”

上官一看你的简历,咦,竟然在王府当过差,得仔细斟酌斟酌。万一恶心了宫里某个贵人,或是得罪了某个皇亲,得不偿失啊!

皇亲贵戚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这家和那家不对付,这王府和那王府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刘珩翻阅报名者的简历,得知不少报名者竟然穷到揭不开锅,一个个饿得面无菜色,着实惊了一跳。

“要考农事?”

万管事一副看透一切的样子。

刘珩头一下子就大了。

读书人都穷成这鬼样子,普通百姓岂不是要吃野草树根。

但……

既然老夫为王爷总览全局,查漏补缺,就不能揣着明白装糊涂,水利一事必须尽早提上日程。两县封地,最大的优势就是双河镇边上的霞水,若能将霞水引来灌溉农田,至少能得几十万亩良田。”

“怎么会如此穷困?”

水利一事一旦开工,就不能停下来,得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

“这……”

饭都没得吃,哪有钱买书。

孙秀才一脸尴尬,不好意思说自己如何从一个富农子弟沦落到四邻亲朋都看不起的地步。堂堂秀才,没得到尊重不说,还被嫌弃。

有犹豫者,有蠢蠢欲动者,自然也有行动派。

卷成这样,依旧挡不住大家一颗功名利禄之心。

当然,也可以什么都不操心,就做个混吃等死的藩王,所有事情都交给下面的人操办。

只是,这么做的下场,通常都不太好。盘剥太甚,必然会被御史弹劾。

皇帝开恩,一切好说。

皇帝不开恩,一切都不好说。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