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
今日这么大的阵仗弹劾,张培申仔细一琢磨。基本上可以确定薛贵妃事先不知情。
如果张氏一党没那么嚣张的话,也不至于……
半句没提分润矿产一事。
都是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学霸尖子生,饱读诗书,一个个口才了得,引经据典,非得将对方弄死不可。
决不能再让这种情况继续延续下去,必须斩断,必须隔绝。
“说悔婚就悔婚,你们当圣旨是儿戏吗?尔等不思为陛下分忧,开口弄死功臣,闭口要毁掉婚约,你们将天子置于何地?金口玉言,在尔等嘴里成了玩笑吗?臣恳请陛下下旨,严惩这群败坏陛下名声的乱臣贼子。”
他怒骂一声,怒极攻心。
悔婚吧!
请陛下收回赐婚圣旨,另外给定王选一门合适的姻缘,必须从京城闺秀里面挑选。
元康帝突然笑出了声,惊得朝臣们全都闭上了嘴巴望着他。
元康帝擅权谋,今日朝堂上的闹剧,他岂能看不出来。
张培申吩咐手底下的人,“继续弹压市井谣言,尤其是天女这等蛊惑人心的谣言。不仅要弹压,还要大张旗鼓地粉碎谣言。”
这就是运势!
本以为大势不可违,就藩封地的定王刘珩,储君争夺战提前出局,一转眼人家挖出了铜矿,还特别有孝心的请旨元康帝派人挖矿。
而且要尽快。
要说妖言惑众,百姓怎比得上尔等口舌厉害,竟然妄图借铜矿喜报的当下,弄死一朝亲王,你们好大的胆子。
方内监赶紧挥挥手,将大殿内所有不相干的人都赶出去。
双方唇枪舌战,你来我往。
薛贵妃太懂元康帝,如果是她主导此事,她绝不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而是采取枕头风,从后宫开始煽风点火。
“臣等有罪!”
“明白了。大人是要祸水东引。”
“恭送陛下!”百官唱喝。
回到东暖阁,元康帝就踢翻了小杌凳。
她给了王少监一个大红包,然后急匆匆离去。
正所谓远香近臭。
早朝结束,百官各回各自衙门。
但是,这一次……
“废物!”
你们都蹬鼻子上脸了,还想让我们忍,当我们是忍者神龟吗?
搞不清楚运势究竟是怎么回事,大家反正就看到刘珩同叶慈在一起,凡事都顺风顺水,否则康兴发怎么会被雷劈。
张培申往皇宫方向拱拱手,“我们张家,要向陛下表明心迹。此等胡说八道,绝非我们炮制出来,更不可能是定王炮制。必定是包藏祸心之辈的阴谋。”
元康帝失望了,愤怒了。
雷劈这种事情都能发生,莫非真有神迹?
不行,不行。
今儿,的确闹得有点过分了。
然后,果然一个字没有改,将元康帝的话复述了一遍。
看着一颗颗头颅,元康帝的火气差点就压不住,当场就要拖几个人出去杖毙。
比如皇长子刘璞。
元康帝丢不起这个脸,他都不想承认这个儿子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他是喜欢皇长子刘璞,这一点没有错。其他皇子都不及皇长子刘璞受宠,也是事实。
“不见!告诉她,朕感激她养出一个好儿子,有能耐了,手也伸得够长,心够宽的。就这会回复她,一个字都不许改,否则提头来见。”
一群大老爷们但凡有点恻隐之心,都不该对一个小姑娘赶尽杀绝。
正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不动声色间下眼药,才称得上高明。
“娘娘……”
态度地转变,意味着他对刘璞的要求也随之改变。
逆子!
如此大张旗鼓弹劾一个小姑娘,还是一个不曾及笄,不曾出现在京城,被家族抛弃的身世悲惨小姑娘,就算弹劾有理,也显得吃相难看,太不要脸。
这么下去,就藩封地的定王,说他提前出局储君争夺战,就有点为时过早。说不定,哪天就翻盘了。
今日闹剧,他心知肚明。
那就斩断叶慈同刘珩之间的联系。
“咱家岂敢擅改陛下口谕。陛下这会正在气头上,娘娘还是回去吧。等陛下消了气,娘娘再过来也不迟。”
正如元康帝骂的话,要不要体面?
薛贵妃气得心口疼。
当她得知早朝的混乱情况后,就知道事情糟糕,刘璞行事急躁失了分寸,定然会招来陛下不喜。
果不其然……
哎!
怎么就生了这么个不省心的逆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