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山上有什么好的。本来已经在山沟沟里面了,就这你还不知足,还要往更山里面跑。”
水运的便利,由此体现。
历朝历代,到了王朝末年,必然出现土地兼并,农民负担增加,天灾人祸。吃不饱饭活不下去,那不如揭竿起义,反了这朝廷。
叶慈想到的是又有好吃的,顺便推广给农户,增加粮食收入。
“正是!”
“哦!”
叶慈看着他,“我如果告诉你,土豆不仅亩产高,而且耐旱,北边大漠天气严寒的地方也能种植……”
如何小心都不为过。
“每半月都会有人上山打扫维护。总之,师父没回来,我是不会住进去的。”
叶慈眨眨眼,“有这么严重?”
为此,农闲庄又招募了一批短工,干一天结算一天的工钱。
不怪刘珩如此激动。
她只是低估了亩产千斤农作物对这个时代的杀伤力。
刘珩立马如释重负,之前他还担心叶慈不能理解他的良苦用心,如今看来是自己想多了。
但,种子不一样。种子是可以带走的,人也可以抓走,抓不走杀了便是。你可曾想过,有人将你抓起来关起来,就为了培育种子,以便对方邀名,升官发财……”
就冲这,十里八乡的青壮都跑到农闲庄找活干,工钱不比码头扛大包少,还不伤筋骨。
叶慈说道:“连缸子一起出售。酸笋好不好吃,在于酸水。酸笋不能脱离酸水,所以连缸子一起出售是最好的。既可以长期储存,又可以保证口味。乘船而下,最多半月功夫,就能到达目的地。”
万一祖师爷看她不顺眼,入梦收拾她如何是好?
“不不不……有亩产千斤便足矣。今日之后,千万不要在人前说出亩产两千斤之类的字眼,当心。”
“别说了。”叶慈哆嗦了一下。
她很勤勉,无论是画符,抄写经书,还是领悟望气之术,卜卦之术,都很用心。
刘珩身为皇室成员,还是一个精明能干的王爷,听到有亩产千斤的农作物,便意识到其中利弊,这是一件大杀器。
他突然笑出了声,“犹记得去年,本王也是如此这般跟随在你身边,每日上山巡视。等天气热起来,我们还是去云霞观住一段时间,可好?山中虽然清冷,蚊虫也多,但是云霞观难得的幽静之地,最适合夏天上去。”
“从南边来的客商免费送我的。他们知道我在四处收购种子。其实番茄种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土豆。”
不等她将话说完,刘珩就伸手捂住了她的嘴。
“比你以为的更严重十倍,百倍。你太低估人心的恶,为了升官发财,杀人不过等闲。之前你发现矿产,已经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只因为矿产搬不走,又是官营,只能望而兴叹。
那可是亩产千斤啊,其杀伤力之大可左右两国战争,可左右王朝兴衰,最次也可以左右朝堂格局,皇位归属。
“土豆在何处?快带本王去看看。”
夏天的日照足够果树疯狂生长,水果上,甘蔗丰收。
叶慈一脸懵逼。
如果有一作物能亩产千斤,解了百姓饥荒,就算再次出现土地兼并,负担加重,天灾人祸,但只有一口吃的,百姓就不会造反谋逆,王朝就有喘息之际。
“等我改良品种,别说亩产千斤,就算亩产两千斤也是可能的。”
新品高产农作物的出现,必然会引起一场比发现矿产大十倍,甚至百倍的朝堂震动。
“我说的是真的。但,土豆想达到亩产千斤,同样需要品种改良,一开始可能只有七八百斤。”
他甚至差点下令,让张五郎派亲兵守卫,确保土豆不落入歹人手中。
“这就是土豆?”
哇靠!
抓紧时间进行必要的改革,给小民一条活路,王朝或许就能避免兴衰规律,再次中兴。
历朝历代,土地,粮食,都是刺激人心的要紧玩意。
叶慈四下张望,眨巴了一下眼睛,示意刘珩放开手。
奈何天赋有限,灵窍时灵时不灵,时常都是做一些无用功。
叶慈站起身,显然她的政治嗅觉很迟钝。
她记忆中的番茄长势极快,就是不知道原始品种是不是也这样。
云霞观内,自有防蚊虫的手段。
“别说七八百斤,就算只有五六百斤一亩,此事如果为真,也是利国利民,名留青史,惠及子孙后代的大事。你若是男子,本王必定举荐你入朝为官,到户部专职农事一块。即便你身为女子,有此等大功,本王拼着脸面不要,也要为你请来封赏和品级。”
“真的能亩产千斤?”
她带着他,前往一块试验地,小小几立方的面积内,有几十窝土豆,已经发芽,长势喜人。
压力山大,就别给自己找不自在。
“青云子道长何时归来?亦或是不再回来?”刘珩很好奇青云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
叶慈反问他,“我听说朝廷在寻我师父?朝廷找我师父做什么?”
“不是朝廷寻你师父,而是父皇在寻你师父。近一年,父皇迷上了修道,钦天监吴道长敬献了丹药……父皇听闻青云子道长擅长炼丹,故而派人寻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