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船清梦压星河。”
把之前说的故事稍微做了一下总结引言,李臻继续说道:
“正所谓大将军不怕千刀,只怕寸铁。这匕首短刃角度刁钻,若是被他给捅实了,可是碰着得死,挨着得亡!诸位,须知这行走江湖,可是要万万小心。凡事,得留个心眼。不然呐……”
月轮之下,熠熠生辉!
“好诗……”
这就算是饮场完成了。
两人马车中电光火石的拼了两招,这时,马车窗弹空而起,从里面先后飞出了俩人影。
当这首诗完完整整的呈现在脑中时,瞬间,她的眼神爆发出了一阵光彩。
而全程,所有人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无一丝的动摇。
她忍不住低声呢喃。
李臻的声音再次响起:
“就在这匕首要刺到李寻欢心窝之时,却见这李探好似未卜先知一般,身子一侧,让开了身位。那短刃应声没入了后面的马车墙壁之中。见一击不中,那老头也不缩刀,斜着,朝着李寻欢就削了过来!”
轻咳了一声,他拿起了手里的葫芦,拧开了塞子喝了口水。
“一夜湘君白发多。”
而在众人眼中,这个道髻是用木棍随意而盘,面容清秀,身上道袍虽然有些污渍可却不知为何,显得格外干净的道士光是那喝水的动作,都如同饮了一壶好酒一般。
生死关头,谁和你去品诗?
唯独远处,与商怒并肩而立,一身皮甲红衣的红缨,在听完李臻这一首诗后,把最后那句带着点连字儿的诗文自动给归置好了。
说书先生嘴里必须得干净,不能拌蒜(含糊)。而如果坐在书馆里说,那么嘴里说的每一个字儿都必须要干干净净的送到听书客人的耳朵里。
“上回书咱们说到,这十年不入关的李寻欢因梅盗祸临乡里之事,时隔十年,终于再次入关。然后在路边发现了一个快要冻死的老头,一时好心呢,就给捎带上了。”
“您诸位肯定心说:这人怎么不往前来了?原来,距离他两步远的李寻欢手里面,不知何时已经多出了一把七寸长的小飞刀~这刀尖可就正冲他的脖子~”
“可是!李寻欢行走江湖,大小战阵经历无数,乃是高手中的高手,面对这一刀,他只是伸手一架,抵住了那人的胳膊,同时手肘往后轻轻那么一敲~吱!”
抱歉,读书少,欣赏不来。
可惜,商怒没听见。
他这会也想知道……这个有着“自己”参与的故事发生了什么。
潇洒而干净。
李臻的声音犹如星光,把这些诗文洒入了她的心田:
“同时心中发狠:此刀中了,定叫你是身首分离!”
他目光温和,口中清朗吟诵:
想到这,他打起了精神。
别忘了,那老头马上就要捅李寻欢一刀了。
他摇头,感叹,把音调拉长,瞬间一句名言脱口而出:
……
所以,他并没有看到红缨的目光。
第三句吟完,他忽然面露洒脱,似乎有千秋往事,最后却付之一笑:
“这满船的清梦~”
至于这首酸诗……
众人听得这句,顿时心中一凛。
接着,一口气压在丹田后,还动用了一丝炁,好让自己的声音不至于那么散。
而这一切,只因为李寻欢手里那把七寸飞刀!
一下子,他们就想到了那句话:
“小李飞刀,例不虚发!”
呼~~
过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