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顿了这么一个巧妙的时间,李臻脸上表情逐渐变得有些惊恐。
沉闷的声音响起。
说着,一声叹息:
“唉~武林传闻,这小李飞刀~是例不虚发!这会儿刀已经拿出来了,我要在追上两步,怕是这两步之间,那飞刀便会洞穿我的咽喉……”
因为电台里忽然没音儿个三五秒,指不定就成了播出事故了。
这两天还问商年聊了不少关于武林之中的事情。
会让观众脱戏。
“这两步,虽是咫尺亦是天涯!可就啊……不敢迈了。”
“李探~真是名不虚传,好功夫!刚才你我不过两招之数,这反应这轻功着实令人赞叹!不过……毕竟喝了你一壶酒,告诉你也无妨。你这次回来,是为了梅盗来的吧?那梅盗是奸淫掳掠无恶不作不假,可你李寻欢不也是嗜酒成性逛窑嫖乱么?你捉梅盗?哼!你若捉了梅盗,这中原武林的众多高手又会怎么想?听我一句良言相劝,你这便返程,继续回你那关外隐居!如果还敢逗留,我定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哦?听你此番之言,想来你对我还是很了解的。既然了解我,就应当知晓,我李寻欢既然决定做的事情,就绝不后悔。如今我既然以踏入关内,那便绝对不会在回关外……朋友,你若没有别的事情,可以走了。”
那就是……为什么我听别人的书,或者是看过的小说里,是没有这段开篇的剧情的?
不应该是李寻欢直接遇到了阿飞,开始说吗?
但实际上这段是李臻原创的。
“姓李的,难道!你真的不听我良言相劝?”
他的手一伸,掌心向下落去。
但实际上,包括前世里面,不管是看过原著的,还是听过其他人演播的,在听完李臻的书后,都会有个疑惑。
李臻说了两次,觉得不太妥当。
但这话说完,他迅速偏身,面色淡然:
但这段剧情中,却能体现出来李寻欢两个特点。
“好好好,李寻欢啊李寻欢,好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这老头说着,目光落在了李寻欢手中那把七寸柳叶刀上面,似乎还想过两招。但这会儿胆气以失,留下一句狠话后,蹭蹭蹭蹭蹭~施展轻功,踏雪而走。”
……
做完了动作,李臻……或者说李寻欢负手而立,看着对面的空气语气依旧温和儒雅:
“朋友,我们主仆好心好意捎你一段,你上我这车来,我是好吃与你好喝供你。我和你往日无冤是近日无仇,为何要痛下杀手?是有人指使?亦或者是有什么误会,请你说明!言明之后,若真是我对不起你,那你是千刀万剐,我盖无怨言。”
就给添了一段这个剧情。
一些细小的改动,他也尽可能的贴合这个时代的背景,让大家伙一听就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可当他说到李寻欢在雪中负手而立时的这么一个停顿,众人便靠着脑子里对李寻欢的印象,脑补出了一个更加真实立体的画面。
此人,当真是光明磊落!
但不是笑,而是上下牙一起露出来的惊恐之色。
这种技巧只能在书馆里用,电视上能用,但电台上是不能这么用的。
就听李臻继续用沉闷的声音说道:
第二,就是通过老头的嘴说他“名无数”,可实际上无论是好心救人,请人喝酒,亦或者是之后的放人就走,留下了一个“重情重义,一诺千金”的人设。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听了好多版本,还是最喜欢李臻这版本的原因之一。
这本书,重点不是什么故事。
重点,是李寻欢这个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