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外公一家也要收粮食,所以,赵冬就不让两个舅哥来家来帮忙了,就二舅娘一人来就行了。
豆腐被人模仿出来是迟早的,赵冬早就预料到了,但是跟人家打价格战,赵冬不是很赞成。
赵秋赶忙上前,担心的问:“孙叔,我媳妇她这是怎么了?他没事吧?”
孙康点头:“是啊,这才刚怀上一月有余,正是胎儿最弱的时候。但是,你媳妇的身体太虚了,再加上劳累过度,现在有了小产的迹象。”
但是,好景不长,没多久,那王大锤来拿豆腐的时候就说,县城有人模仿出了他们的豆腐。
孙康笑着夸赞道:“好,好,非常不错,丫头很努力啊。”
直到诊脉完,赵秋送他们离开,那王氏的房门都没打开,一直安安静静的。
这倒是让王大锤抢回了不少的生意,但是,也没之前卖的那么好了,一天顶多卖一百来斤,大不如以前。
孙锦含着泪点了点头:“谢谢二嫂。”
一听还能保住,赵秋总算是松了口气,满脸的感激:“谢谢孙叔,谢谢孙叔。”
……
赵知潼也跟着孙梅去了。
赵知潼:“外公,我什么时候开始学诊脉?”
赵秋脸上露出慌张来,急急慌慌的问道:“那,那还能保住吗?”
到了后,赵秋就直接将孙康领进了屋里。此时,孙锦已经醒了,只是脸色苍白,虚弱的躺在床上。
孙康拿出一块丝帕垫在赵秋媳妇的手腕上,便坐下来开始诊起了脉。
孙康哈哈一笑:“不着急,不着急,你先将《药性赋》全部背熟,背透彻了再说。”
三人说着话,往家里干去,等赶回家时,饭都快凉了,两个舅娘又下锅热了下菜,众人才开饭。
转眼,秋收来临了,现在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收粮食,也就没村民来拉豆腐去卖了。
想到这,赵秋脸上全是懊恼和悔恨,他就不应该将媳妇一个人丢在家里头的。
就是最后,孙锦跟王氏讲,她今天不舒服,肚子难受,那王氏也是不听,这才导致了孙锦突然晕倒还出了血。
赵知潼自是不懂这些弯弯绕绕,她此时是满心都是刚刚外公诊脉的场景,此时,正缠着她外公要学习呢。
虽然豆腐数量没之前多了,但是,县城里头卖油的王大锤,还是很给力的,一天就能卖出两三百斤豆腐和豆,收益还算稳定。
不过,因为赵冬家里头也是要收粮食的,最近也是忙得很,也就没怎么在意。
倒是,有一日,集市上的广聚轩的老板找了来。
他见到赵冬后,立马笑呵呵得说明了来意。原来,他是想来买臭豆腐和豆酱料汁的配方的。
“一个配方,我愿意出五十两文银,普通配方,我也只是给三十文银的,只是,你卖我之后,就不能再卖给旁人了,你考虑考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