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楚渊感觉,自己阳神出窍,应该就能看到……
现在的昆仑山,相比起远古之时,还远远算不上山,只能算得上是丘。
那不周山,只能是在昆仑山的某一节,某一处,而不是整个山脉。
地上不行,那就地下……
也不是不可能……
《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海内昆仑之虚,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仑之虚,方八百里,高万仞。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而有九井,以玉为槛。面有九门,门有开明兽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
意思是,曾经的昆仑山远不是现在看到的这个昆仑山,曾经的昆仑山高耸入云,乃天柱,是不周山。
昆仑的传说很多很多……
找?
楚渊入目望去,那青山遍野,巍峨壮丽,从上往下俯瞰,巍峨壮丽,群山绵延,好似那十万大山,苍茫深邃。
就是没有他想要的九井,更没有任何废墟,没有任何建筑物。
而全长两千五百公里的昆仑山托起一座不周山,似乎,很合理?
合理个屁,昆仑山又不是环形山,那是个如蛇一样的山脉,说不周山位于整个昆仑山脉之上,那才是真的不合理。
“荡有九井玉横,维其西北之隅,北门开以不周之风。倾宫、旋室、县圃、凉风、樊桐,在昆仑阊阖之中,是其疏圃。疏圃之池,浸之黄水,黄水三周复其原,是谓丹水,饮之不死。”
当然,昆仑山很大,山脉绵延二千五百公里……
手中玉佩光影出现,紧接着,一片山地浮现在眼前,山地栩栩如生,宛若真实,地点实时勘探,没有任何错漏。
《楚辞·离骚》:“邅(zhān)吾道夫昆仑兮,路修远以周流。”
“嗡!”
楚渊心念一动,就见玉佩上,环境骤然变化,一点点的深入地底,一点点的探测出地底的样貌……
五十米,一百米……
总之一句话,昆仑有神亦有仙!
也只能找……
“有四百四十门,门间四里,里间九纯,纯丈五尺。”
就算如今没了,曾经却有,既然曾经有,那肯定就有遗址……
下意识的,他掏出玉佩,缓缓落下,直接站在昆仑山的起点,也就是他上次来的地方。
《淮南子·地形训》记载:“掘昆仑虚以下地,中有增城九重,其高万一千里百一十四步二尺六寸,上有木禾,其修五寻,珠树、玉树、旋树、不死树在其西,沙棠、琅环在其东,绛树在其南,碧树、瑶树在其北。”
上一次来,楚渊是肉体凡胎,没看到九井,也没看到九门。
既然是百神之所在,那应该就是传说中的仙界了。
地底平静依旧,除了偶尔能看到些许骨头以外,压根没有想象中的那些东西……
按理来说不应该,但是,他就是这样……
果然,还是得靠阳神……
楚渊叹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