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 王爵
陆偃道,“也是该回京述职了,皇上,织造局原是太祖皇帝设在浙江的机构,一共三个,江宁、苏州和杭州,由内务府派郎官监管, 先帝时,由宫里派人前去主管。”
这三个织造局,实则自太祖皇帝起便是皇帝的私产,派驻那边的人也是为了帮皇帝监视南边。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这两年,一是筹措粮饷上, 织造局没有少拿一分银子回来, 再就是有宫里的人监管, 经营不善,为此,太皇太后将人撤回,重新该有内务府郎官管制,臣也没有多言。“
萧恂却能够体会到陆偃话里的意思,陆偃自己都不信任宦官的能力,才会觉得用内务府的郎官管要好些。
“大哥,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做的每一项选择,不管事后如何觉得没有道理,当时肯定是有这么选择的缘由的。”
他道, “眼下,一是赈灾,二是江浙两省肯定不能放手, 方才大哥说, 江宁织造的人都是太皇太后换下了,那这两省的人,应是不在我们的手里了。”
江浙乃是大雍的钱仓, 如何能落到别人的手里去?
太皇太后这些年看似在五台山不理事,实则,早就将人手安排到江浙去了,从前寿康帝是她的儿子,母子二人为此就闹得很难看。
“皇上也不用着急,太皇太后布这个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要不然,不会就这么一蹴而就。”陆偃安抚道。
“还是人太少了,得用的人不多。皇上,臣以为,明年无论如何要开恩科了。”谢眺也提议道。
“嗯,开恩科的事,肯定不能交给张权谨。”萧恂问道,“祖父和大哥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我不想她在任何人面前屈膝,更加不想看到她对谁三叩九跪。”
陆偃道,“皇上, 臣以为还是安排锦衣卫去一趟江浙两省, 那边具体如何,如今我们是两眼一抹黑。”
“可我想给她最好的!”萧恂深吸一口气,看着陆偃,“这些年,一开始支撑我的或许是为了活下去,我与先帝之间,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可是后来,我到了北地,占据了燕云十六州后,大哥,那时候支撑我的,就是给她最好的!”
陆偃心头难免震撼,“可是,你也将会把她推向风口浪尖。”
谢眺迟疑了一下,点头道,“眼下, 也只能用他了。也好让他帮皇上挑几个得用的人出来。”
如此的话,十年冷宫生涯,她是怎么熬过来的?
“若是如此,你就不要把谢家推得太高了。烈火喷油,繁华着锦,固然好,却不长久。”
陆偃不敢去想,“一个家庭也好,一个朝堂也好,若你想真的保护一个人,就不要给她最好。就像封后大典一样,你非要让封后大典与登基大典一样的规制,你可想过,那些文人们,将来史书,又会如何评价她?”
“等等!”萧恂抬手止住了,“祖父,您回头让内阁拟旨,将岳父大人调回来,五军都督府大都督还是由岳父来任。”
他扭头看向陆偃,“大哥,我想追封姑父为定王,大哥袭爵也是定王,赐郭玘为定西侯爵位。他这么多年,将寒羽军藏在那大山之中,也是劳苦功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