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恂羞得脸红。
若没有良知,他们便能用老百姓的血沾馒头吃。
萧恂很快来到了南书房,陆偃将郑靖彦写来的密折递给萧恂看,萧恂一目十行看完,脸色很不好看。
“你要是哪里不舒服,就赶紧回去歇着去,让杜沚或是哪位姐姐来替你。”
沈富的船停在崇明县的码头上,一共二十多船粮食,十石粮食换一亩地。
“这可真是为难你了,高大人,既然高大人一心抗倭寇,朕不如就将你派往东南军中。朕这一生从未打过败仗,若是高大人督军,败了的话,朕是会军法处置的!”
萧恂曲起手指,在桌上敲了敲,“我喜欢在战场上杀人,朝中,我还不习惯。但眼下看来,是要杀几只鸡儆一下猴了。”
可这些读书人不同,十年寒窗,若有些良知,还会想到自己贪七分,给老百姓留两分,给大雍留一分。
陆偃怕萧恂不知道行情,告诉他道,“平年的时候,一亩地约可以换四五十石粮食,哪怕是歉年也归到三四十石粮食换一亩地。这是遇到了灾年,这些为富不仁者觉着机会来了。”
“没什么。”
容氏便对谢知微笑道,“好了,我们不说这个了,今日天气不错,陪我到园里走走,我们说说话。”
郑靖彦呈上来的奏报中,崇明和常熟两县被淹,百姓民不聊生,苏州知府不但不组织赈灾济民,反而逼迫百姓上缴今年的税银,说是皇上并没有下旨免去两县的税收。
谁若是不上缴税银,便被捕入狱,两县的县衙地牢里已经坐满了人,一顿牢饭还要收百姓三个铜钱。
萧恂半晌没有回过神来,他朝陆偃看去,见陆偃好笑地看着他,他不由得自嘲一笑,“看来,我这个皇帝当得不够威风啊!”
殷寿为太皇太后娘家的侄儿,庆云侯。
陆偃道,“浙江富过天下,周庄富过浙江,沈富一人富可敌国,我听说,沈富有一女,嫁与殷寿为贵妾。“
高昌水往乾清宫递了牌子,萧恂让他即刻觐见。
高昌水听萧恂喊高大人,他就心头不妙,果然,正如太皇太后所言,无知小儿,如何懂治国之道。
“皇上,臣请治福州总兵之罪,浙江倭寇全是福州总兵袁義驱赶而至,臣乃一文臣,之所以督军,实在是没有办法。”
今天的更新!
头痛欲裂,没有捉虫,回头再捉,有票票的投一下票票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