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86章 ,远征状况与联盟经济  从行星总督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就像是不能因为北线一直处于守势,在暗面远征中未曾开疆拓土,反而还在不停的损兵折将,就认定北线没有功绩一样。恰恰相反,北线军团在联盟腹地边缘,建立了一条稳固的防线,让从猩红瘢痕疯狂涌出的部队,不能直插入联盟最重要的核心本土,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功绩。

从北线洗练出来的将军,是最多的。

……

盘完了暗面远征的整体情况之后,顾航将目光又放到了联盟的整体发展上。

目前来看,联盟最重要的发动机,仍然是以龙鹰星域为中心,扩展到东方宙域和蛛网宙域的、最早的联盟领土。

尤其是龙鹰星域,这里维持高速经济发展的状况,自从龙鹰星域被联盟统一,一直到现在,都未曾被打断过。

哪怕到最近的一些年,增速有些放缓,那也是因为体量实在太大了,已经发展到了某种极限了。但就算是如此,近期的经济增速,也能够达到每年3%左右。

而将目光,放到从统一之后到如今,中间整整一百一十年的时间,算下来的平均经济增速,更是有6%左右。龙鹰星域的整体经济规模,从一百一十年前,就已经算是东方中等偏上程度的一个星域经济体,到现在几乎比那时候膨胀了六百倍!

人口数量,也从刚刚统一时候的不到万亿的样子,增长了将近十余倍,达到了十万亿规模。

从经济上来看,单一个龙鹰星域,就比得上像是前进宙域这样的体量比较小的宙域的五十倍以上了。

这还是在前进宙域归入联盟之后,接受许多投资,大力发展了二三十年的结果。要是跟当初前进宙域刚刚被收入联盟的时候算的话,这个数字能将近百倍来看。

而就算是单说人口,前进宙域经过欧姆及利亚战争,导致一个星域为之一空后,人口规模在战后不过五万亿左右,还不到龙鹰星域的一半。

正是因为有龙鹰星域作为中心发动机,带动了蛛网、东方两个宙域的发展,再更进一步的连带着可以往联盟所有新占区域,输出投资,获取回报,才能够建立起来联盟的整体经济模式,让暗面远征得以稳定、健康的向前推进。

对于联盟而言,龙鹰星域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太阳星域对于整个人类帝国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或许,现在联盟还没有任何一个单一的世界,能够达到母星神圣泰拉那种程度,无论是人口上还是经济规模上,神圣泰拉那种状况都是整个宇宙罕见的,绝对无法复制的存在。

但说实话,顾航也无意在联盟复制一个神圣泰拉出来。

在他看来,单一世界搞成那个样子,实在是太不健康了。一方面在安全上,对于人类帝国而言,神圣泰拉一旦陷落,那后果几乎是不可接受的。政治上不能接受,在经济上也不能接受。

另一方面,神圣泰拉明明那么发达,但是落到泰拉人民头上,他们享受到了多少经济体量无比巨大的红利了吗?

享受了,但不多。

高昂的房产价格,高昂的生活成本这些也就不多说了,偏偏因为神圣泰拉上拥挤了过多的人口,导致什么资源都不够用,整个星球的生态环境几乎被毁灭,完全依靠技术、人工来支撑……

富得流油的权贵阶层自然不担心,但对于广大的平民阶层,神圣泰拉上的生活条件,是怎么也称不上好的。

而联盟虽然也有核心中的核心,像是怒枭星、飞翼星这些联盟起家的天马星区,或者是星域首府的所在的云罗星加铸造世界金狄星的另一个核心,但是总体而言,龙鹰星域的经济发展,是比较平均的。

承载的人口压力,被平分下去,就不会像是神圣泰拉那么大;也不会像是神圣泰拉那样,鸡蛋放在了一个笼子里。

对于这样的经济模式,顾航是比较满意的。他就是有意识的不让联盟出现一个绝对的中心世界,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上都是如此。

另外,哪怕是以整个星域的规模来看,他也觉得现在龙鹰星域的规模已经够大、够集中了。

他当然不会有意的降低星域的发展。

该怎么发展就怎么发展。

但是,在他的指示下,联盟政府有意的在往其他各个地方,加强产业转移。

————

天亮前还有一章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