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突然间就想起来,他要做什么了。
但是,除了锅底,他蘸水也不会。
灯泡型特别大朵,而且头还多,当时姜安诚也不确定自己的技术能不能成,抱着试探的结果搞了一下,结果,开的时候,还真就成了。
百合主要还是带种球回去,才能够增大存活率。
因为姜安诚还要买咖啡树苗和咖啡豆的加工机械,张天生要负责对接。
毕竟,有些国家,是不让随便使用野生动植物的。
老板甚至还有点意犹未尽,害怕菌子都没了。
老板说道:“这个低汤是怎么熬制的,可以告诉我一下吗?我也想,你们不在的时候,也能吃上这么好吃的野生菌火锅!”
一听想请他回去种咖啡豆,张天生顿时眼睛一亮。
张真想想就觉得累。
翻译也不太清楚,随即让人去问了问。
忽地,小鱼儿指着远处说道:“爸爸,你快看,外面好多呀,好好看呀!是不是妈妈喜欢的百合!”
姜安诚说了要带一些优质种回去,结果差点儿给忘记了。
但是这些食材,也都是得倚靠进口,姜安诚笑道:“嗯,回去的时候买些。”
姜安诚笑着点头到:“嗯,国外应该也可以,但是,野生菌的话,有一定的时效性,只有几个月的生意好,其他时间的生意,可能就会受影响,还需要人专门学习野生菌的知识。”
打听回来的消息,证实这里是鲜种植基地,除了大片的百合,还有其他很多的鲜。
吃完火锅,老板又去炸了一些薯条炸鸡给大家消遣。
超市里面的种植蘑菇,远没有这个好吃。
看到小鱼儿迫不及待地吃了菌子,才稍微放下心来。
姜安诚表明态度后,负责人却一脸不耐烦地将他们驱赶:“走走走,我们不卖,也不卖给你们!”
忽地,姜安诚来了一句:“我们可以专门派人来这边儿,为你掌管火锅店,直到你完全上手了为止。”
因为,这可是他在沪城开的野生菌店的秘方。
姜安诚就由着孩子们了。
姜安诚说明自己开了一家野生菌店,并且是店里的美食秘方之后。
小鱼儿可可爱爱地夹起一块儿炸南瓜,放入嘴里,蘸取了芝士酱的炸南瓜,好像更香甜软糯了。
老板迫不及待就像吃了,垂涎欲滴的样子,看起来十分的可爱。
当然,只要姜安诚给钱合适。
姜安诚问翻译:“那里是当地的苗种植基地吗?”
他甚至都开始在想,今天吃了,明天继续吃了。
姜安诚说完,老板就考虑了一下。
这些百合的名字,有白天使,罗密欧,粉舞,清纯每一种都非常的好看,有记忆点。
姜安诚眼睛一亮,同大家伙儿一起下车。
因为不问知识产权种的人太多了,根本就告不归路。
他只觉得很好吃,压根就没觉得会有毒。
他认为不会有其他国家种出来的儿,比他更好了。
他想拿出自己的积蓄,在国外开一家小小的野生菌火锅店。
负责人顺着姜安诚的视线,往照片上看了一眼,顿时就惊呆了。
张天生在和姜安诚签订了劳务合同之后,就很高兴地向老板辞职了。
只要负责人给他几十个百合品种,姜安诚就免费给种,但是,种给了,专利费还是要收取的。
姜安诚有些在上辈子的市里面都没有见到过。
看到姜安诚一行人,皱起眉头问:“你们来这里干什么?这是我们的私人领域。”
而张天生却有点儿忐忑。
将菌子放入口中的那一刻,嫩滑堪比肉还好吃的野生菌,伴随着蘸料,一下就在老板的口中盛开了儿。
杆上面居然有七八个头,个个都还含苞欲放的模样。
老板眼珠子一转,视线落在锅里,顿时就兴奋地问姜安诚:“你们开店,能在外国开嘛?”
姜安诚却很坦诚地道:“这是我培育的灯泡,你们要是想要,就得让我带些种子回去!”
姜安诚从钱包里面取出一张照片,正是去年他想办法培育的百合灯泡。
而且,张天生帮姜安诚种植咖啡豆,怎么说以后都还要打交道。
明天就要动身回国了,姜安诚坐在汽车上,看到路边骑马的男人,不由出神。
要是姜安诚像咖啡豆一样购买,又是好多事儿啊。
比起在异国他乡开店,他自然想回国种咖啡豆。
北方人吃火锅爱吃芝麻酱,老板也挺喜欢的,这种芝麻酱在华人地区都能够买到,姜安诚觉得,应该就没有必要再透露蘸水了。
他是华国人,对华国料理也比较懂,容易上手。
张真奇怪问道:“这么多,都要带回去嘛?”
听到这话,负责人来了兴趣。
太好吃了,好吃到他后悔没有早点儿遇到姜安诚。
姜安诚不由地有些激动,“这要都给带回国,国内的鲜市场品种又有多余的选择空间了。”
姜安诚的要求,令负责人犹豫道:“我们都还没有见过真实的鲜,万一是你拿假照片骗我呢!”
姜安诚摇头道:“我要骗你,就不会说要付钱了,直接交换不好吗?”
一听还能这样操作,老板顿时喜笑颜开:“好啊,那我们具体商量一下吧!”
他这个品种,简直就是百合种的极品。
所以,负责人只想在欧洲几个国家之间售卖,怕的就是之前的事情再次发生,导致辛苦培育的苗,在国际市场上泛滥,却还不值钱,也收不到半毛钱的专利费,打官司也不了了之。
道上的规矩,确实是要看到实物交易。
姜安诚琢磨后,对负责人说道:“那你想带我看看其他的鲜,等我们回国,就想办法,把儿给你送过来一盆看看。”
听到姜安诚的保证,还有姜安诚对鲜的了解,负责人姑且相信了姜安诚这种百合的真实存在性,却又对姜安诚强调道:“就算真的有这种儿,也不能换几十种百合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