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57章 赤地千里  红楼从庶子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657章 赤地千里

好雨知时节,当春却未发生,且说贾环等人一路南下,走了大半个月,气温倒是日渐回暖,然而却没下过一场雪,更加没下过一滴雨,乾旱十分严重,许多地方都没办法春耕了,待进入河南境內,本以为靠近黄河,情况会好些,谁料这里的旱情反倒更加严重了,但见赤地千里,树枯草黄,河涸井干,田地龟裂,满目苍夷,那景象当真是触目惊心!

此刻,贾环便驻马在黄河北岸的孟津渡口,心情莫名的沉重,只见此时的黄河几乎已经见底了,浑浊的河水如同小河溪般涓涓而流,两岸露出的大片滩涂都已经乾裂了,层层迭迭地张著“大口”,靠近河中心的附近则儘是淤泥,不小心踩进去,倾刻就会被沼泽吞噬掉。

太监段永舔了舔乾燥的嘴唇,一脸震惊地道:“黄河竟见底了,咱家还是第一次见,没想到竟乾旱於斯。”

一名负责摆渡的老叟摇头插话道:“別说你们这些京城来的贵人了,草民土生土长在黄河边上,在此摆渡也有三十载,还从来没遇到这样的大旱。”

贾环禁不住问道:“这里多久没下雨了?”

“怕是有一年了吧,田地根本没法种,连人畜喝水都困难,很多人都举家逃荒去了。”老汉嘆气连连摇头,一脸的忧心忡忡。

此刻的鸞舆內,黛玉和宝釵等人正偷偷掀起窗帘,从缝隙往外好奇地窥视,见到远处的滩涂上有许多衣衫襤褸的饥民在翻弄河边的淤泥,似乎在寻找什么。

紫鹃好奇地问:“这些人在作甚?”

宝釵嘆息道:“想必是找吃的吧,连黄河都要断流了,这场大旱的范围肯定极广,唉,不知又要饿死多少人了。”

黛玉轻蹙黛眉道:“国之將兴,必有祥禎,国之將灭,必出妖孽……”

宝釵连忙掩住林黛玉的小嘴,低声道:“小心隔墙有耳,有些话可不能乱说。”

黛玉不以为然地道:“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千百年来,王朝兴替,皆前车之鑑。凡吏治清明,必国运昌盛,凡吏治腐败,则离倾覆不远矣。咱们这一路上走来,宝姐姐也见到了,水陆两路,处处设卡徵税,寸寸张罗,层层盘剥,又適逢这百年不遇的大旱,百姓贫困潦倒,食不果腹,没有了活路,除了揭竿而起,还能做什么?若朝廷再不重视,採取措施缓解,我敢断言,不出一年必有大乱子。”

薛宝釵闻言沉默了,林黛玉是深居简出的闺阁女子,尚且能看得出端倪来,她以往经常外出打理家族生意,又岂会瞧不出来,嘆道:“没想到短短几年间,外面竟如此乌烟瘴气,征榷之使,急如星火,搜刮之令,密如牛毛,百业俱废,不仅买卖不好做,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鶯儿打趣道:“两位姑娘怎么忽然忧国忧民起来了,咱们女儿家,哪管得了这些。婢子倒是更担心今年收集不到时令的雨水,那姑娘的冷香丸便制不成了,该如何是好?”

紫鹃点头道:“可不是,剩下的冷香丸不多了,若是用完了,宝姑娘再发起病来,可就糟糕了。”

薛宝釵正从车窗帘的缝隙间偷看前方贾环的背影,闻言脸上不禁微热,摇头道:“无妨,我这病也不打紧,大不了熬一熬,一段时间就慢慢缓解了。”

林黛玉道:“宝姐姐不必担心,想必环弟已经安排林之孝收集四时蕊和风霜雨露了,他可紧著呢,河南河北大旱,大不了派人到金陵,要不到岭南收集,总不该雨水那天,全国各地都不下雨吧?”

薛宝釵脸上微微发烫,隱隱觉得林黛玉话里有话,正不知该如何回答时,鸞舆外面传来了香菱的声音:“段中史来了!”

车內眾人闻言连忙闭口不言,稍倾,车外传来段太监行礼的声音,道:“请公主殿下移玉驾稍候,准备乘船渡河。”

林黛玉点了点头,紫鹃道:“公主殿下知道了。”一面替林黛玉戴著一顶遮阳的冪篱。

薛宝釵和鶯儿先行下了车,鶯儿本欲搀扶宝釵的但却被后者不著意地推脱了,她现在也是宫女身份,在外面自然不能摆主子的谱。

宝釵下得马车,又转身把林黛玉搀了下来,后者自出了京城便换下了礼服,穿上常服,行动倒是轻便了许多。

这边林黛玉刚下车,迎婚使阿合买提便立即屁顛屁顛地跑过来请安施礼,虽然態度毕恭毕敬的,但那眼神仍然让林黛玉有点不適,淡道:“迎婚使不必多礼。”

这时贾环正好也行了过来,十六岁的少年长身玉立,春日阳光下,更是温润如玉一般。林黛玉不由美眸亮起,这一路上走了大半个月,段永盯得紧,二人连说话的机会都很少,更別说面对面了。

“贾环见过公主殿下。”贾环行至跟前施礼道。

林黛玉点了点头:“环……嗯,贾婚使免礼,可是要过河了?”

“是的,请公主殿下移玉驾上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