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27章 搅拌机量产,贾东旭失踪了,列车被  四合院里的火车司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刘队长,你回来了.诶,爱国,你也来了,正好,出事了,你们赶紧过来。”

邢段长也顾不得寒暄,直接将李爱国和刘青松喊到了办公桌前。

桌子上摊着一张国内的铁道线路图,图片上有部分区域被红笔画了一个圆圈。

“爱国,我们接到了部里铁道调度中心的紧急通知,从京城开往沈羊的k16次列车在葫芦岛北遭遇特大暴雨袭击,据当地扳道站汇报,铁路桥已经被冲毁,列车在采取倒车措施的时候出现了故障。”

讲着话,邢段长的脸色严肃了起来,手指头在红圈位置重重戳了两下。

“目前强降雨还在继续,位于铁道上游的关山水库随时有决堤的危险。”

火车特别皮实,不怕热、不怕冷,只要有铁轨就能运行,唯独害怕地质灾害。

夏季多暴雨天气,是地质灾害最频繁的季节。

以往也曾发生过列车被洪水围困的事件,不过并没有牵涉到决堤。

一旦水库决堤,不能移动的火车就变成了铁棺材。

火车上的乘客们.都会

所有人都不敢想下去了。

客运车间的主任小声补充了一句:“k16次列车.是女子包乘组的那辆列车吧,副司机是黄婧,爱国的徒弟。”

闻言,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李爱国。

李爱国深吸一口气说道:“段长,请让我配合刘队长前去救援。”

“这次救援行动的难度不高,最关键是要赶时间,你是咱们段里面最好的火车司机,一定要把火车和乘客们安全的带回来。”

邢段长立马拍板:“爱国,131包乘组已经前往了津城,你可以随便在段里面挑选副司机和司炉工,配合这次行动。”

这一刻,邢段长把老铁道兵的果断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辆原本打算到京城站挂上前往羊城车厢的爱国2型火车头被临时征用了。

看着从火车头里被赶下来的司机和司炉工,李爱国也没多想直接走上前。

“张司机,你愿意陪我走一趟吗?”

五级司机郑铁明本来正因为被赶下火车而感到郁闷,听到这话,顿时激动得瞪大眼。

“李大车,能够跟你一块行车,那真是太好了!”

李爱国又指了指司炉工。

“这小子怎么样?”

这司炉工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皮肤白净,身上穿的制服也干干净净的,看上去斯斯文文,不像是司炉工,倒是像个坐办公室的。

“他叫陈伯雅,别看年纪小,已经当了两年的司炉工了,是把好手。”

让李爱国没想到的是,张司机竟然对这小子赞不绝口。

“就你了,赶紧上车!”

时间紧急,李爱国也来不及再选别人,带着张司机和陈司炉就上了火车头。

此时救援队的车厢已经准备了三节车厢,里面装了各种救援设备和物资、药物。

火车头挂上车厢,李爱国拉响汽笛,示意可以发车了。

调度员挥了挥旗帜:“李大车,还要等一小会,调度中心正在调整线路。”

火车救援工作虽然紧急,也不能管危及到线路上那些正在运行的列车。

一般情况下,这种协调需要先询问各个扳道站闭塞区间里的火车运行情况。

规划好行车路线后,再通知各个扳道站关闭闭塞区间,至少三个小时的时间。

现在使用了铁路网路线图,调度员能够实时监控列车的运行情况。

只了不到二十分钟,就完成了所有调度工作。

“爱国,这次k16次列车出事,也是铁路网那边先发现的,这玩意可真是个好东西。”

火车轰鸣着冲出前门机务段,刘青松队长一边规划救援方案,一边对铁路网赞不绝口。

“那是咱们铁道部门的领导们有远见。”李爱国倒不是谦虚。

铁道网的原理很简单,关键是要想在全国范围内建成,需要费海量的人力和物力。

也就是咱们这种集中力量干大事儿的人家,能够在短时间内干成。

自打开了车之后,就一直忙着铲煤的陈伯雅,填了一铲子煤,笑着说道:“我觉得铁路网能够建成,最关键的还是李司机设计出来的专用小型机。

要不然老毛子那边也曾想仿制铁路网,专门派人来学习后,也不会高价从红星计算所订购计算机了。”

这事儿发生在前几个月。

铁路网建成后,铁道部本着兄弟们共同发展的想法,在铁组的部长级会议上公布了出去。

铁路网很快就引起了铁组内部成员的注意,特别是东大表示愿意免费提供技术。

谁能不喜欢免费的东西呢?

各个小兄弟派人到东大考察学习,最后一致觉得铁路网能极大的提升列车的运转效率。

效率就是金钱。

于是,捷克、南斯拉、罗马尼、保加利等七八个小兄弟,还有老大哥,向东大铁道部请求支援铁路网技术。

东大铁道部也遵守承诺,把铁路网技术给每家发了一份。

这些小兄弟们在研究了铁路网技术后,更加确定这技术一旦使用,将会带来丰厚的收益。

于是。

各家就开始筹措人力和物资,准备上马铁路网项目。

只是很快,他们就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铁路网的核心是专用计算机。

只能又向东大发出请求,希望能支援几台专用计算机。

东大拿出合同文件,在上面敲了敲。

“看好了,铁路网技术确实免费,但是红星专用计算机是红星计算所的产品,不包含在内。”

现在几家的裤子已经脱了一半,总不能再穿回去吧。

怎么办?买吧!

好家伙,一台红星专用计算机的售价高达五十多万卢布。

这还不算完,铁路网软件也要收费,还特么是按年收费,每年二十万卢布。

小兄弟们此时才明白,什么叫做免费才是最贵的。

特别是有个名叫地堡之国的家伙,竟然打起白嫖的主意,跑到东大铁道部里哭穷,被一脚踹了出去。

眼看白嫖是没戏了。

考虑到所获得的收益,至少是成本的上百倍,小兄弟也觉得东大不算太黑,纷纷交了钱。

老大哥的想法却截然相反。

这不是钱不钱的事儿,是面子问题。

老大哥的铁道技术在大家庭内,一直都是扛把子般的存在。

前两年,刚被东大抢了自动信号标准的制订权。

现在要是再从东大引进红星专用计算机,那岂不是承认东大的铁道技术已经超过他们了嘛。

此时,更劲爆的消息传来了。

内务部调查出东大京城红星计算所内有大量老毛子研究员,这些研究员来自明斯克研究所,是被赶回去的。

用他们的人才制造出设备,再高价卖给他们,这要是真接受了,那就是妥妥的打脸。

怎么办?

自己造!

老大哥也是有脾气的人,当时就拒绝了小兄弟好意,开始自己鼓捣专用计算机。

只是,难度远超想象。

半年过去了,东欧小兄弟已经用上了先进的铁路网,莫斯科计算机研究所里的那帮子研究员们还在鼓捣电子管处理器。

没办法,老大哥只能捏着鼻子从东大订购了几十台专用计算机。

东大的外事部门也给老大哥留了面子,声称这批专用计算机是跟老大哥联合研制出来的。

毕竟,红星计算机的外壳上刷了俄语,这么讲也没错。

东大得了里子,老大哥得了面子,这事儿才算是告一段落。

李爱国关注的并是这些,而是消息的来源。

这些虽算不上保密消息,却也没有在报纸上公布出来,陈伯雅身为司炉工是如何知道的呢?

李爱国瞬间警惕起来了。

“老张,你这的这个司炉工有点本事啊。”

张司机不清楚李爱国的意思,爽朗的笑了笑:“你别看小陈是个司炉工,人家其实是医学世家出身,长辈们平日里经常接触首长。”

“医学世家?”李爱国有些搞不明白了。

此时火车已经并进了主线,只要把气阀推到底就行了,他站起身给几人分了烟,又专门给陈伯雅递了根。

陈伯雅摆摆手:“李司机,我不会,抽烟有害健康,您也少抽点。”

这年月并没有这种说法,这货还真懂点医学。

“小陈,你爹是?”李爱国点上根烟,随意的问道。

陈伯雅是个老实孩子,现在看到正司机开口询问了,也没瞒着,把家里的情况简单介绍了一遍。

陈家在解放前就已经是医学世家了。

其爷爷在1914年湘雅建校后就担任教授职务,一生桃李无数,因为积极支持大事业,解放后,当选学部委员。

其父学贯中西,是临床医学方面的权威,目前担任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科学系教授兼主任职务。

华东军区人民医学院是第二军医大学的前身,在这年代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医学院和医院。

其叔叔、婶子、姑姑、小姨也全都是大医院里面的权威专家和领导。

刘青松也听得目瞪口呆,笔头子在纸上点了点,诧异道:“小陈啊,你家里都是大医生,你怎么跑到我们前门机务段干了铲煤的活儿?”

要知道在解放前时局动荡,各种规章制度并不健全,凭着陈家的人脉,就算走捷径谋个医师名分也非难事。

说不定还能进到国内最有名的医院里面工作。

炉膛里的火苗窜起半人高,映得陈伯雅沾满煤灰的脸庞忽明忽暗。

他抹了把额头的汗,露出两排白牙:“不瞒你们说,我这人脑子比较笨,不是学医的材料,当年曾经报考过医学院,没能过线。

后来有人撺掇,说南洋有学校给钱就能镀金,我家老爷子抄起戒尺就砸过来,说'毉字下面藏着个巫,敢拿人命当儿戏,祖宗牌位都容不下你'。

要是真穿上白大褂,以我的能力,指不定会害了多少病人。“

这话让在场几人都沉默了。

刘青松此时理解的点了点头:“也是,医生这行当跟别的行当不同,关系到人命,千万不能马虎了,要不然会害人害己。”

李爱国深深抽口烟,眯起眼睛。

他有点想不明白,这么浅显的道理,在后世为什么有些人就是不明白!

陈伯雅有些兴奋的说道:“是啊,我后来发现自己就喜欢开火车,干脆放弃了从医的想法,所以来到前门机务段从司炉工干起。”

“我的长辈们都表示支持,特别是我爷爷,还亲自找我谈了话,叮嘱我职业没有贵贱,都是为建设祖国做贡献。只要努力,只要坚持,开火车也能闯出一片天。”

说着话,陈伯雅偷偷看了一眼李爱国,小声说:“就像李大车这样。”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