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杨羡辜负先王大恩,意欲篡位。刺杀大王,罪犯大逆!博奉大王旨意,带兵前来,剿除叛逆。长策军士,降者不究。若是有党付杨逆,冥顽不灵者,杀无赦!”
张博骑着高头大马,背后跟着全副武装精锐家兵。他看着不远处营盘,除了营寨栅栏上的一排劲弩手,杨羡没有一点动静。
杨羡走出两百步而至,大声而道。
张博命人连喊十数声,想要动摇对面长策军的心智。可是效果几乎为零,长策军的营盘,纹丝不动。
“杨羡,你等着,你的罪证马上就到!”
杨羡一人,身边带着个抱琴的童子,正缓缓地从走出来。
正在此时,营外一声号角声起。营地之外,那本是密密麻麻的队伍分作两旁。
“主公还在营帐之中弹琴!”
“本相身为大周之臣,自当谨奉大王之命,天子之命。张博,你若是能够拿出证据,本相现在便束手,随你去见大王。若是不然,你立刻下马受降,免污我刀尔!”
张博擦了擦自己脸上的汗,看着身后通往弦城的长道上没有一点动静,心中焦急万分。
走出来的一股兵马格外惹眼。寻常的郡兵穿着的都是皮甲,而这股兵马都着铁甲,手里的兵器一看也不是寻常货,都是一水的铁镔刀。
“老爷,严大人的家兵和青羽卫已经出发了,大概到这里还有三刻钟。”
翻身下马,一名张氏的家兵快步跑至张博马前,禀告道。
“.!”
杨羡正在抚琴之际,杨安匆匆地走了进来。
可是张博却是不一样,他带着数千兵马,为了壮声势,连早饭都没有吃就匆匆赶了过来。到现在已经是饥肠辘辘了。
“严益这个家伙怎么回事?拖拖拉拉的。”
“四弟,大哥那边有消息了么?”
可是那张诏命,却是被严益带走,用去罢免青羽卫中郎将了。
“证据呢?”
“尔等本是我大周的忠良,国家正直危难之秋,何故跟随张博,违逆作乱?本相不忍我大周将士自相残杀,故孤身而出。念尔等无知,若是肯缴械投降,不究前罪。汝等可复归田垄,再见妻儿。”
“他这是疯了么?”
杨羡坐在营帐之中,有吃有喝,有瓦遮头,一点也不着急。
一如杨羡所料,张博带着兵马,一直等到了正午,仍然没有一点动静。
这太阳本就大,又被杨羡一通骂,张博的火都被勾出来了。就在他不管不顾就要让人冲杀过去结果杨羡小命的时候,严益带着数十骑兵作为先头部队已经赶到。
面对着张博连声质问,杨羡不退反笑。
“羡此心昭昭,可问日月。试问今日,是谁聚兵为乱?是谁暗蓄甲士?又是谁言之凿凿,欲杀我大周之臣,灭我大周忠良?张博,你世代居益州之地,祖辈皆受大周恩养。不思报效,反生悖逆之心。你一人生死事小,累我大周将士事大!试问他日九泉之下,你有何面目去见张氏数代忠良,有何面目面对大周历代先帝?”
来自敌军小兵的正面情绪+5+6+4+4+5+6+5+6+6
来自己方小兵的正面情绪+8+9+8+9+8+8+9+8+8
“杨羡小儿,你.”
“张氏久居益州,势力根深蒂固,兵力超过了我们的预计也没有什么好意外的,不必忧心。张博此人,色厉而胆薄,即使兵马在手,若是没有十分把握,他是断然不敢冲击营寨的。”
“真的么?”
“严益奉大王之命,尊丞相之令,前来剿灭张氏逆贼。降者不杀!”
张博头昏脑涨,仿佛世界都失去了声音。好不容易,他身边的家兵叫醒了他,却见周围的郡兵都已经跪了下来。反观杨羡,一人独立于万军之前,此刻却真的是姿态飘逸,神清气闲!
“丞相饶命,我等愿降!”
一时之间,张博周围的兵马呈山崩之势,纷纷投降。张博虽处万军之中,却真真正正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