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卿刚刚从平陵赶了过来,还有些气喘。文卿心中也是十分着急,比蔡允丝毫不让。不过,相比有些六神无主的蔡允,文卿的气度要从容的多。
“侯爷不愧是大周忠臣,本相敬佩之至。”
“桓贼暴虐,天下无不愤恨。丞相既有兴功除暴之心,本侯自当鞍前马后。”
“看来这宛地这场乱局,丞相也有兴趣插上一手啊!”
这才是蔡允此时最想要知道的事情,所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楚国大大小小的事情还需要蔡通去处理。
雨轻轻地打在屋檐之上,噼啪作响。筑中火炉燃烧着红色的焰火,喝一口杯中茶水,观远方江景,实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
梁楚两军的兵力相持于南阳郡城宛城一线,正处在僵局之中。丹口便在南阳以西,名义上是荆州治下,实际上却是三不管地带。
西庸郡与楚国边境接壤,往西便是蜀国的周南郡。不过西庸郡虽在蜀国,可若是从蜀地走,却是要绕一个很大的圈,这两三万人扶老携幼,一年半载也未必能够到。可是若是往楚地走,那么便快上了很多,快得话只要数月。
杨羡一笑,接着说道。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若是楚国内政不稳,只会白白让桓武得便宜。蔡通不愿意见此,杨羡更加不愿意。
屋中静谧,蔡通跪坐在火炉之旁,放下了手中茶杯。
杨羡缓缓回身,看向了蔡通,对方也正看向他。
最为重要的是,西庸郡地处梁、楚、蜀三方交界,情势复杂。便是桓武攻蜀,也从来没有想过从西庸郡这条路进攻。某种程度上说,梁军在西庸郡的处境和蔡通一样。
不知为何,蔡通总感觉这第三件事情不会那么简单。
“我想要让侯爷将丹口附近百里水域划归西庸郡治下。”
文卿乃是蔡通的心腹大将,他说的话蔡允自然相信。不过若是说做客,那么证明双方还没有撕破脸皮。甚至于关于这次黑虎山之战,蔡通都想要轻轻地揭过去。
“楚军得了我的命令,此刻已经陆续返回,丞相还想要什么?”
此时蔡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他终于明白了杨羡的意图。
“楚侯若是答应本相三件事,那么便可以离开了。”
“可以!”
“做客?”
与土地广大肥沃的周南郡不同,西庸郡与平陵这边地势很像,庸水穿流,山势险要。虽有郡名,可是境内只有三座较大的县城。三十年前天下大乱,西庸郡那边的人跑了许多,如今那里更是地多人少。
“范庆旧部两、三万人,本相打算将之迁徙到西庸郡,还望楚侯能够提供方便。”
“可以!”
“少主放心,主公说,他在蜀军做客。除了主公的近卫,所有兵马都返回郢城。”
“一应粮草物资都可以由我楚军提供。”
“丞相亦为大周肱骨,本侯岂有不从之理。”
便在这风雨小筑之中,两人各自笑了一声,随后却是变得寂静。
忠义不过是托词,相互利用,自然能够同流合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