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武微微一笑,看着身后这个低着头的年轻人。
“我知道,不久之前经历的战斗,你们痛失了身边的战友,都不好受。我也知道,你们这些年来顺风顺水,没有尝过这么惨痛的教训。不过我要告诉你们,杨羡不算什么!”
“宗石,你没有说实话啊!”
“说下去!”
“好一个孟宗石!”
“南阳虽小,却至关重要。在杨羡来之前,蔡通其实已经被逼迫到了生死之境。楚军仗水军勇悍,一直与我军在襄城一线抗衡。看似势均力敌,可蔡通已经无法承受任何一次失败。襄城若破,我军则可长驱直入,占领荆州,分割吴、蜀。这条路虽然不好走,可也不是不能走,等的便是一个时机。可现在,宛城失而复得,可我军却是损失惨重。只要楚国内部不生变乱,我军便无隙可趁。这条路其实已经被杨羡堵死了。”
“臣什么臣,你这小子,油滑的很,跟我上来。”
桓武举手投足,嬉笑怒骂之间,不费吹灰之力便能够重振这一干被蜀军打趴了的将士的士气。要知道,士气这东西,捉摸不定,可却最为重要,直接决定着一支军队的战力。
“你们能够有这番斗志很不错。要知道,十余年前,我也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诸侯而已。那时我军面对的危险,要比今日多得多,也危险得多。像是杨羡这样的对手,满目皆是。然而今日,那些对手又去了哪?都成了黄泥枯骨。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的是,一次失败并没有什么。这次失去的东西,下次再从蜀军那里拿回来。杨羡小儿不过一州之地,就算翻出了浪,我军也能够将之踏平。”
“主公,我们不服!”
看着这样的桓武,孟清心中的防备松了三分,拱手言道。
“主公!”
“宗石啊!你一向拘束谨慎。往时我也随你了。不过今夜,我想要从你口中要一句实话。南阳之役,你是怎么看的?”
“禀主公,南阳之役,表面上看,杨羡尽得其利,丝毫未损。但这尚在其次,杨羡真正想要打击的,是主公一统天下的能力。”
山上空旷,星光垂野。桓武站在山巅,张了张肩膀,兴致有些高昂。
“是的!”
“臣臣.”
激昂而又倔强的声音从在场每个人口中吐出,桓武点了点头。
“宗石,久于政务,身躯困乏,好久都没有活动了,陪我走一走吧!”
“宗石以为如何?”
孟清一时哑口无言,却被桓武一把拿住了手。
“起来吧!你们身上都有伤。”
说到这里,桓武放缓了语气,问道:“宗石可有破局之法?”
“我没有看错,宗石果然是辅国之才。”
桓武负手在后,看向了远方的穰山,此时杨羡带着蜀军,便在其中布防。
遥遥相对,这是一个他从未见过面的年轻对手。虽然同辈,却不同时。
桓武心中一声轻叹,不觉摸了摸自己早已经发白的鬓角。杨羡或许是他要面对的最为棘手的对手,或许也是最后一个对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