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规划
蓬莱号进入白石弯后,刘信启看到白石弯里面的海边已经建造了一个小型木质码头,码头伸入海里有十五丈左右,蓬莱号勉强将一半的船身停在了码头上。
战士们带着劳工开始往下卸物资,刘礼升带着刘信启先上了岸,朝着平整出来的土地走去。
从白石弯往里走了两百步,这里设立了一百个左右的帐篷,这些帐篷是之前刘家堡迁徙路上使用的帐篷,现在被设立在这里,提供给在白石弯做工的族人和劳工居住。
由于不需要快速装卸,帐篷进行了加固,在帐篷外面铺了厚厚一层草毡用于保温。
刘信启掀开一个帐篷,里面并不杂乱,看来之前的军事训练还是有用的。
“军训后,我们集体劳动一直实行的是军事化管理,所以这帐篷里看起来还像样。”刘礼升跟在后面说道。
帐篷中间有一个烧煤炭的土砌炉子,此刻里面正用碳灰温着火,还有一些暖意从炉子上传出。
“白天做工时,会这样温着火,晚上回来再将火燃起来取暖。”刘礼升看到刘信启注意到碳炉子,解释道。
“这样一定要注意通风,不然会中毒。”刘信启说道。
“我懂得,自古以来就有教训流传,而且你编制的课本里有这个现象的原理,所以每个帐篷都有通风口,在顶端。”刘礼升说道,并且用手向上指了指。
这样每个院子都有前后门,前后门都通有胡同,一个大坊市共计有一百八十个小院子。
这会儿平整出来的空地上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忙碌,其他的人都在远处红石山旁,一排的火窑边忙碌,能看到那边已经有堆积如小山的土砖,和一小部分火烧砖。
刘信启此次是打算在白石弯建一座小城,规划的小城长两里,宽两里,不分内外城。
“你说的是制作火药的‘硝’?”刘礼升问道。
城墙外围用土砖,内里用土填实,然后夯实,一层夯半尺左右,一层一层的往上垒,城墙规划下部宽为一丈,高度两丈,由于墙面是斜线,墙横截面是梯形,所以城墙顶宽六尺,差不多一个成年壮汉躺下的宽度。最后再在城墙顶外侧砌一堵一尺宽五尺高的女墙。
“我一会就安排。”刘礼升应道。
“是。”
看了一会,刘信启从帐篷里走出来,朝着工地走去,没想到刚走进两个帐篷的缝隙中,就一脚踩到了一泡屎上。
接着刘信启像刘礼升解释了什么是硝田。
“这城墙工作量很大啊,按照你长宽两里的规划,城墙就要八里,我们族人全员上阵一年估计都够呛。”刘礼升说道。
硝田有“堆粪制硝”和“尿液制硝”,前者对原材料限制小,后者只使用尿液。
靠城墙的一、四、五、八、九、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坊市均为居住区,居住坊里用三横九纵的小胡同将一个大坊划分为三十六个小坊,小坊宽六丈,长十五丈,再将这个小坊分为宽三丈长六丈的五个小院子(200平米左右),并排在一起。
两人来到平整好的地块,目前已经平整了长宽一百丈,和齐州的刘家堡差不多大的空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