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说我写。”
“那好吧,你继续。”
“照顾好家母和孩子,后面我还会送粮票回来。”
这中年人走近后对着少年说道,显然对少年直呼自己的名字有些介意。
“我活了大半辈子,也就在你们刘家堡遇到这种好事,遇到这么多善人。听说年底刘族长会放我们回家去,到时候又要给那些地主白出力了。趁着这次机会,多赚一点是一点。”
“虽然干的多,奖励的多,不过你也得悠着点,身体是本钱,累坏了身子就划不来了。”
少年显然对这种话题有些不习惯,将话题转回正事。
等将汉子想说的话都记录起来,青年开始装信封,填写地址、收信人。
嘴上说家人不会信,不过还是在信里说了自己过的很好。
他这名字确实歧义严重。
听到这话,少年看中年人的眼神和善了很多。两人边聊边往帐篷里走去。
“我知道家里肯定揭不开锅了,恳求主管,赊了我两百斤粮票,你带着粮票到县城的刘氏粮店就可以实斤兑换成糙米…”
“想好要给家里说什么了吗?”
“没事,我也不知道说些啥,而且写在信里,我放心。”
“你这娃子,我忙活一天下来,累的要死,躺下就能睡着,哪有功夫洗衣服。”中年人嬉皮笑脸的回道。
……
“族长是个大善人,不让我们白干活,承诺给我们发饷粮。”
“让送信的人给我娘子念念信,家里没有人识字。”
“放心,只要家人要求,每封信都会念的。”
“那就多念几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