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汉盟目前的高炉只有二十五立方米的容积。
高炉可以炼钢,自然可以炼铁。
这都是因为不能掌控铁中含碳量的原因。
“最近这十几天,我一直在白石弯窑厂,给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
“从七月十三日开始,我们兴汉盟终于算是掌握了高炉炼钢(铁)和灌钢法,只要原料充足,月产钢铁将可以达到二百万斤以上。预计两个月之内就可以为所有的官兵换装钢甲。”
刘智木听到点自己名,思考了下回道:
“这两点,工司之前都有尝试。先说第一点,做成可快速拆装的箭匣,会大大增加弩箭卡顿的概率,在战场上弩弓被卡住,这个弩弓手基本就失去了在该次战斗发挥战力的机会,所以最后没有采用。不过近期工坊的加工精度大大提升,研究研究应该可以减少卡顿,这点我们可以尝试尝试。”
“是的,先换装甲胄,然后是士兵的武器,后面再将廉价的钢铁制农具出售给我们兴汉盟的百姓,将可大大的提升他们的劳作效率。”刘信启回道。
两种铁合练之后,就会让铁中的含碳量保持在百分之零点零二至百分之二之间,铁就被练成了钢。
“在弩弓上,我有一些建议。一是每次射完箭匣里的十支箭后,就要停下来装箭,装一支箭作用不大,装十支箭又很耗费时间,在战场上瞬息万变的环境下,时间就是生命。我建议做一种可以快速装卸的箭匣,射完一只箭匣里的十支箭,只需要更换一个装满箭的箭匣就又可以射击。”
“第二点,箭矢尾羽由禽类羽毛制成,加大尾羽会使得箭匣中存储的箭矢互相纠缠,影响上箭。目前的尾羽大小,是我们多次尝试,确定的纠缠影响最小,有效射程增加最大的合适大小。”
虽然还有各种的缺陷和不足,但是总归是钢,含碳量低塑性高,含碳量高硬度大,兴汉盟现在什么都缺,只要练出来就有它的用武之地。
“那就尝试实现第一点建议。”刘信启回道。
“我们的炼钢高炉建成了,在七月十三日时,已经练成了第一炉钢,钢的品质很好,基本相当于百炼钢,硬度更强,韧性也不错。”
“我建议增加步兵营士兵的甲胄防御力。”
“二,目前的弩箭尾羽太小,距离过远时,箭矢还是存在翻滚的现象,导致箭矢失去杀伤力。最多也就在七十米内能有效杀伤。其实在七十米外,箭矢还是很有力的,只要能解决箭矢翻滚的问题,应该可以的大大加长弩弓的有效杀伤距离。我建议加大弩箭的尾羽,增加箭矢的稳定性。”
快速更换箭匣可以算作是以后火枪弹匣的技术储备,费人力物力研究有一定的意义。第二个建议就有些落伍了,弩弓必然会被火枪淘汰,研究箭矢属于白白耗费资源。
“继续。”
说完刘信启示意大家继续。
听到步兵营长这么过分的建议都可以实现,水师司司长高远站起身:
“目前兴汉盟水师作战方式主要是贴帮突击夺船,就算使用火箭烧毁敌船的船帆,仍然需要进行夺船战,而且火箭容易把敌船整个烧毁。”
“跳帮近战夺船,导致我们每次水战都会有很多的人员伤亡,刀剑无眼,武艺再好、训练再精良,也难免被伤及。我建议能否增加水师战船的远战能力,比如增加船上的巨弩,或者在船上设置投石机、弩炮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