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刘信启想起来以前看过的一些帖子,上面说最开始镜子后面的涂层中含有水银。
留在港口的齐州号桅杆上挂着油灯,虽灯光昏暗,却为刘信启指明了方向。
然后就尝试给玻璃先紧紧贴上一层锡箔,然后在锡箔上倒水银,之后就发现,锡被水银溶解成一种黏稠的银白色液体,这种液体会牢牢粘在镜子上,成为很完美一面镜子。
七月二十日。
刘信石刚开始看到这镜子非常的兴奋,这镜子将人照的纤毫毕现,比铜镜好太多了。
海上行船会非常颠簸,这些草垫都是防震措施,避免玻璃杯震碎。
考虑良久后,刘信启最终还是放弃了使用锡汞合金做涂层生产镜子。
此次南下和东进,赵良和刘信启主要是开拓贸易线路,除了跟随船队的八艘货船之外,之后还会有定期的贸易船队,使兴汉盟海贸的收入进入可持续化状态。
“随从队伍到齐了没有?”
上到船上,刘信启看到李仓正在指挥船员做起航的准备工作。
若是真的使用锡汞合金做涂层,必然会对使用这种镜子的人身体带来巨大的危害。
“还有两个翻译和三个向导没有到,您上船之前已经安排船员去登记的地址催促了。”
再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建议后,刘信启知道了鎏金这门技术,这种技术古人在公元前就已经掌握。
刘信启没有再多问,朝着船舱里面走去。
刘信启早早起床,摸着黑出门,朝着港口方向走去。
将玻璃杯放回草包,扎好绳带。
不过刘信启一直为反光涂层使用了水银耿耿于怀,毕竟来自于后世的刘信启知道,水银,也就是贡,有剧毒,易挥发。
看到这些镜子,让刘信启不禁回忆起了之前制作镜子涂层的艰难。
“好的。”
刘信启说道:
“教材做好了,不管我在哪,都给我送一份。哪怕我在海上,也让贸易船给我捎一份。”
本来打算死撑着高成本生产这种黄色镜子,刘信启灵机一动想到:“既然可以鎏金,那能不能鎏银?”
经过尝试后,果然可以,到此终于算是解决了给玻璃镀反光层的难题。
这种鎏银镀层法已经是刘信启能想到的,最适合目前技术环境的镀银方法了。
除了生产人员接触银贡溶液会危害身体之外,其他方面基本没有什么缺陷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