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包船纳税  启复汉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汇报的翻译接着提出了一件奇怪的事:

“这市廛里的百姓,谈话过程中,竟然称呼高丽王为皇上,将开京称为皇城,明显僭越了。”

焦睿上船后开始船上的众人汇报:

经过询问,赵国的圆孔钱在高丽并不被认可,不过银子作为通用贵金属,仍然可以正常交易。

刘信启上一世学过历史,知道强权面对弱者,面对闭关锁国的政权,一般都是用大炮敲开大门做贸易,若是高丽今天不让兴汉盟的船队在开京贸易,刘信启也打算效仿。

毕竟不能白跑一趟。

而后王楷卧薪尝胆,成功离间了李资谦和拓俊京的关系,通过拓俊京扳倒了李资谦,翌年又除掉拓俊京,恢复了王权。这波反杀导致高丽王王楷在民间的人气很高,百姓都称其贤明。

“这妙清和尚我知道。”刘信启插言道,后世有看过一篇帖子,知道这个妙清和尚,这和尚全力很大,最后甚至起兵反叛,不过失败了。没想到这人竟然是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他什么时候会反叛,兴汉盟在这个反叛事件中是否有机可乘。

这说明粮食价格一直在上涨,通货膨胀一直在持续。

“再贵也要买,今后的粮食价格肯定会一直上涨,一方面由于战乱影响,一方面由于人口增加影响,只要能买到粮食,就是赚到了。”刘信启说道。

一个翻译上前汇报。

刘信启记得以前看的一些帖子里,明清时期,粮食一石都超过一两银子了,战乱时更加的恐怖,二两银子、三两银子,甚至十两银子的时候都有。

莱州号靠岸后,一直过了两个时辰方才返回,如果不是上岸的有不少战士,肯定不会被包圆了全歼,刘信启都以为那些上岸的兴汉盟人员是不是被害了。

“做的非常好,有了这完税证明,后面无论再发生任何纠纷,我们都站住理了。”刘信启赞扬道。

估计是这个完税的事情耽搁的时间过久。

接着几个之前前往开京市集查探的翻译开始逐一介绍开京的情况。

而且高丽在刘信启的规划中,对于兴汉盟的发展非常重要,刘信启需要向高丽倾销兴汉盟的工业产品,获取高额的利润,然后在高丽低价采购原材料和粮食。

开京属于高丽的京城,物价还是非常高的。

现在高丽王国是王楷掌权,最受重用的大臣是出身西京的和尚妙清与朝臣郑知常。

“不奇怪,这高丽亡国一直都是‘外王内帝’,自大惯了。虽然一直有接受中原王朝的册封,现在更是与金国属宗藩关系,但是却长期采用类似中原王朝的皇室制度。”刘信启回应道。

在后世,高丽的后世国家韩国,比“外王内帝”更加僭越的事都做的出来。

就连孔子都是韩国的了,更过分的将一些中国传统习俗、节日申报为自己的文化遗产。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