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肆,你们这些赵国人,不交税,敢在这里做买卖,不怕被我们高丽大军抓起来吗?”
过了一小会儿,
“来了,来了。”
估计兴汉盟的贸易船队最多过来四五次,奢侈品方面的需求就会饱和,导致玻璃制品的价格下降。
…
七月二十八日,拍卖会进行到第三天,不仅来参会的高丽商人数量增加呢,参会商人的实力也提升明显,最明显得表现就是,所有货品的成交价格都较前两天有大幅度提高,最高的成交价增加了一倍多。刘信启顺势将拍卖品的数量也提高了,达到了总数的两成。
刘信启安排的拍卖品的数量也与前一天保持持平,为总数的两成。
高丽官吏的这句话一出口,周围围观的人都小声议论起来。
崔武将完税证明递回给身后的战士,悠悠的说道:“不怕!”
然后紧盯着说话的高丽官吏,等着他进一步的动作。
过了好一会,喧哗仍然没有停止,并且不时的传来:
“也不算小了,国土面积相当于我们赵国的两个路(省),人口应该也有三四百万。”刘信启估算到:“今后来高丽,要减少玻璃制品的数量,增加钢制品的数量,钢制品从某种方面来说是必需品,可以长时间保持价格稳定。”
逛了一个多时辰后,刘信启出城返回开京西港,刚出开京西门,远远的就看到莱州号旁边围了一大波人,像是出了什么事。
接着人群快速分开,走进来一队士兵,领头的人刘信启认识,是之前上船的王昊家的人。
这张完税证明是之前崔武按照包船纳税的方式完税之后向高丽官府索要的完税证明。
好奇心趋势,刘信启放下手里的书,来到甲板上。
“诸位大人,这是我们的完税证明,请看。”
崔武听到高丽官吏的的说话语气,收起了脸上的微笑。
刘信启加快脚步,翻译只能跑步前进跟着。
站在最前面的高丽官吏想伸手接过完税证明,崔武将前举的手向后一缩,没有给。
七月二十九日,拍卖会进行到第四天,参会的高丽商人数量较前一日持平,但是明显小商人已经被挤出围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势力较大的商人。
“又找不到了!”
这些商人应该私下里已经结成了某种同盟关系,将成交价格保持的很稳定,没有再大幅度加价,与前一天基本相同。
两拨人这时并没有交谈,像是在等什么,刘信启也没有着急掺合进去,看着崔武处理。
当晚阴天,亥时(22时),天上无月,海上一片漆黑,只有兴汉盟船队船只桅杆上的“示位灯”发着微弱的亮光。
刘信启由于体质强悍,一天只需要睡眠两个时辰左右就可以保证全天的精力充沛,所以没有睡着。
只见甲板上已经点起了十几盏灯,漆黑的夜色下,甲板上却被照的通明。
主桅杆下绑着一个全身湿透的人,看面孔不是船队的人,应该是外人。
四周船舷边都有水手在朝水面探查,水面上也有两个小舢板在齐州号两侧来回巡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