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雷说的很有道理,现在不是后世的地球村,全球产业链互相纠缠,一台电子产品的原材料可能来源于世界各地,遍布五大洲。
其实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明确的发展方向、坚定的发展道路是非常重要的,可对于这点,前世码农,这一世农民之子的陈逊并不知道。
“您是头儿,您说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想不明白就不再想,柯雷算是接受了陈逊的计划:“那要我做什么?”
现在一件产品生产出来,往远处运个一千里,售卖价格就能翻倍。广南东路距离台湾岛西南部直线距离都超过了一千五百里,太远了,按道理,无论什么产品,运过去再运回来都会是高价。
“这处平原主要是马卡道族,族内有放索、阿猴、塔楼、加藤、武洛、力力、上淡水、下淡水社八个社群势力最强大,还有几倍于这个数量的小社群,势力范围非常的复杂。”柯雷继续介绍。
“这么少?”陈逊有点被惊到。
“这些就足够了,我们现在也只需要了解马卡道族势力范围的详细情况。”陈逊这话算是认可了柯雷前期的探查工作。
岛上的原住民生活的非常原始,武器也很简陋,对于目前的陈家来说,很弱,不足为惧。陈家要想往岛上发展,最大的敌人是自然环境,而不是原住民。
可惜柯雷不知道陈家庄拳头产品的利润,否则他就不会这么说了。
柯雷继续补充了一些细节,让陈逊对目前的台湾岛有了初步的影响。
“这也是一条路。”
这模棱两可的说法,令柯雷很是难受。
“他们人口有多少?”
再次给自己倒了一碗茶,陈逊开始说正事。
“我打算将陈家庄的主要生产单位都转移到大琉球岛上去。”
“不然呢?”陈逊反问。
“那我们陈家庄也要整体迁移过去吗?”柯雷问道:“外面那些饥民的房子不是白建了?”
在他看来,自己的安排是稳妥的,可以随着时局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对策,将损失减少到最小。这是他对于之前多次“计划赶不上变化”总结出来的处事经验,正确与否,只能靠时间来验证。
要知道后世台湾人口可是达到了两千三百万人,按照马卡道族占据的势力范围,再估算台湾面积,对照马卡道族的人口数,目前整个台湾岛上的人口应该在三万至十万之间。
陈逊听着这些介绍,也是感觉头皮发麻,没想到这么一小块,就有这么多原住民势力。
(这两天收藏涨的很猛,推荐也比以前多,还有书友打赏我,高兴。)
感谢公子xiaobai的打赏。
感谢诸位书友的推荐支持。
这本书明天就要离开“签阅作者新书榜”,开始裸奔之路了,希望大家继续支持,有你们的支持,我才能有动力写的更好、更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