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外有些犹豫,担心陈逊会毁了欠条,但是看着周围一圈身高体壮的兵丁,再看看大门外围观的上百名百姓,最终还是将欠条给了旁边的亲卫。
亲卫入城之后的战斗可谓是摧枯拉朽。
刘员外应该是放贷老手了,每次结息,都会让老农重新写一张借条,利滚利,利息算进本金。
辅兵们正在给各个街坊张贴告示。
“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就解决。”陈逊说完直接招呼亲卫过来,让其给陈家庄发信,送投石机前来。
“入城吧。”
形式好转,陈逊准备拿城里的大户开刀,将原来的东莞县衙大堂改成了东莞法院,在这里接受百姓投状伸冤。
除了安民告示,还有招工告示和招兵告示。
这张欠条对老农非常不利。
“入城!”
对于第一桩案子,陈逊非常重视,这是立名的关键,必须开门红。
苗刀队打头,步兵亲卫跟上,直接从北门进入了东莞县城。
他自打决定要占下这些城池,就没打算轻易舍弃,必须得扎下根治理,将这些土地和土地上的百姓全部消化。
陈逊心里已经基本明白了,十有八九肯定是一桩高利贷引起的惨剧。
“是!”赖青云领命后下去指挥。
“应该带一些小型投石机过来的,直接可以将燃烧弹投上城头。”赖青云有些可惜道。
应募的应该不会很多,但肯定会有,只要有这些本地人进入陈家庄的队伍,今后治理东莞县时会方便很多。
“是,不过难得在后面。”陈逊直接泼了一盆凉水。
这些几十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城池,战力真的是太弱了,百姓也没有什么血性。
“大官人不要听这刁民一面之词,我这里有他亲手画押的欠条,他欠我的银钱就是一百两。”刘员外早有准备,从袖囊里取出一张欠条。
点着一个就直接扔上城墙。
前半天,没有一个人敢来,最后快到中午之时,来了一个老农,状告地主刘员外,将自己的女儿卖给了县里的妓馆为娼。
果然,五月十日当天,应募为劳力和愿意当兵的人并不多,最后只招了四十多人,其中大半都是劳力。
宋朝长期贱名化当兵的,导致现在城池遇到危险,被抓壮丁的临时士兵一点都没有“保家卫国”的念想。
等陈逊带着中军入了城,城里的反抗已经全部被镇压了下去,只剩下街坊角落有一些地痞无赖趁乱作恶,不过他们都不会有好结果,亲卫只要腾出手来,就是他们授首的时候。
上午攻城,到吃午饭的时候,整个东莞县城的四门已经全部被亲卫掌控。
后面还要攻打其他城池,肯定用得上。
“这也太简单了。”陆汇感叹道。
只见十几名身着全身甲的重装步兵,提了一溜手雷走到了城墙下。
老农说他没有借过这么多钱,可欠条上有他的画押。
“老丈可识字?”陈逊问道。
“老汉不识字。”老农回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