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找人验过的,有检验报告,若不是没有渠道,我自己就去了。”孟东来并不生气,继续加码:“你要是觉得我骗你,我可以跟你一起去,有风险我们两个一起担。”
孟东来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自己关于吕受益这个角色的计划,没有掏衣兜里的橘子,而是摘下口罩直接开门见山。
近三十年的记忆汹涌而来,比孟东来自己本身的记忆还要长久,差点把他淹没,要不是因为吕受益是个病人,记忆面比较狭窄,孟东来还真有些撑不住。
出了神油店,孟东来找了一处临街的长椅,坐下来打开系统,开始接收吕受益的记忆。
吃饭间隙,两人闲聊着这一天的事情,中途孟东来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病友群群主发过来的,说是两天后召集病友去格列宁中国总部抗议。
程勇没有直接拒绝,说明他其实并不认为带药有多大的风险,孟东来还知道他现在很缺钱,父亲、儿子、房租,还有前妻,各方面加起来已经快要把他逼疯了。
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若是程勇那边出了变故,孟东来打算自己前往印度。
上下掏了掏衣兜,掏出来一个老式的诺基亚手机,借着小小的屏幕一照,确认是吕受益无疑了。
等接收完记忆,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小时,揉了揉又涨又疼的脑袋,孟东来摇摇晃晃的站起身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回家之后先找出户口本和身份证,然后出门去公安局办护照。
“高风险高利润,你卖一瓶印度神油能赚多少钱?卖格列宁就不同了,药效完全一样的两种药,差价三万八,你卖一瓶顶你卖印度神油一千瓶。”
就比如现实中研发生产格列卫的瑞士诺华公司,在1997年到2011年间研发费大概在836亿美元,在这期间只批准了21个新药,平均算起来每个新药费为40亿美元,
这么高昂的研发费摊到制药成本里,药价自然降不下来,格列卫的价格还不算最高的,一些罕见病的药物价格更离谱,几十万的都有。
高药价让病人吃不起,是不是就该国家强制降价?不行!因为这会严重打击药企研发新药的积极性,从长远来看,有病无药可用才是危害最严重的。
说这些并不意味着孟东来就站在了瑞士诺华一边,资料显示,格列卫在中国的定价,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最高的。
“国内正版药四万一瓶,印度盗版只需要两千块钱,药效完全一样。我需要程老板您帮我去印度带一批回来,不让您白跑,我会给三万块钱作为报酬。”
“药效完全一样,价格差二十倍?”程勇不敢相信,接着就开始赶人。
印地语lv1+英语lv1,到了印度交流不成问题,先买点便宜药把命吊住,然后再想办法运药回国。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程勇也不好直接拒绝,只能推脱道:“我考虑一下吧。”
“行,那我们留个电话,你考虑清楚了打给我。”
“138……..”。
孟东来话说的冷静,不卑不亢,程勇的架子也有些端不起来。
之前查资料的时候,孟东来明白抗癌药价格高昂是有它的根本原因,最主要的因素是它的研制成本。
定价高的因素有很多,回扣、以药养医、灰色空间等等,这些都不能细说(后面国家都改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还是瑞士诺华想要更高的利润,他们才不管穷病人的死活,反正不管是四万还是四千,穷人都买不起,还不如用高价榨取中产和富裕阶层的财富。
要最终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国家出马,一方面国家批量采购好压价,另一方面进入医保国家好补贴。
在国家相应政策出来之前,孟东来打算利用自己先知先觉的优势,赚钱的同时先力所能及的帮助一些同病相怜的可怜人,这样既能够完成任务三,又不亏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