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安平是很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而他得罪这些人,基本不是因为意气之争,而是利益。
最显赫的莫过于四家。
蒋、宋、孔、陈。
四家,是凭借他们背后的政治人物而寄生在国民政府身上、肆意的攫取着民脂民膏的。
政治人物有自己的算盘,他们有时候会以国民政府的利益为先,但依托他们而寄生在国民政府身上的四家,却是彻彻底底的利益“生物”。
意气之争,对利益生物而言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为了利益,他们则会不顾一切。
政治人物有自己的考量,当张安平做的事有利于国民政府的时候,任何的仇恨,他们暂时是可以放下的,甚至是永远的可以放下。
但四家则不然。
他们要不顾一切的攫取利益的话,就必须让所有人意识到一件事: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惟有如此,他们才能更容易的去攫取更多的利益——这也叫杀鸡骇猴。
如果张安平是一尊很大很大的神,四家想要动张安平,必须要依托他们四家背后的政治人物,那他们说不准还偃旗息鼓。
就如戴春风。
戴春风说白了是侍从长的耳目,他们可以给戴春风使绊子,但他们不敢往死里整。
可……张安平不然!
张安平说白了,就是军统的一名成员,不管侍从长如何喜欢他,但他对侍从长而言始终不是不可动的棋子。
二者截然不同的身份注定了四家对待张安平和戴春风时候不同的方式,再加上需要杀鸡骇猴的考量,那么,他们就必须“处理”张安平。
张安平“逍遥”的时间越久,越影响他们的“威信”、“威名”,而他们攫取利益,很多时候都是靠所谓的“威信”、“威名”,而不是一个劲的靠他们背后的政治人物。
这一点,张安平从一开始就看得非常清楚。
所以,他亮剑了!
他亮出了自己的剑——一张在军统内庞大无匹的网。
这是威胁对方吗?
当然……不是!
这,其实是给他们机会。
……
年刚刚过完,张安平的报告就交到了侍从室——他报告中的两个选择引发了一场不怎么激烈的讨论。
侍从们经过一致的分析,认为张安平的担心是杞人忧天,不管从哪方面看,共军都不可能占据东北。
最重要的一点,他们认为中共在东北的投入非常大,若是将军工布局在东北,有利于接下来在东北的“剿共”。
至于张安平担心的东北会被共军所夺取,这一点在侍从们的眼中简直就是笑话!
开什么玩笑,国军正在快速的进行美械化改造,侍从长就在等美械化完成,一旦美械化完成,那就是秋风扫落叶之势,共军,不足为虑!
他们的意见跟张安平的报告一起交到了侍从长的手上。
和侍从们的看法一样,侍从长对张安平的担心只有嗤笑,但对张安平第一阶段取得的“战果”还是非常吃惊的。
国军的美械化跟张安平的军工迁徙计划,是鱼跟渔的区别,而张安平第一阶段所取得的“战果”,如果产能全部爆发,那就是一个月一个半美械师所需要的轻装备——这还不算源源不断提供的弹药。
一旦所有资金全部转化完毕,这个数字还会扩大三倍!
“小虎贲做事,倒真的是出人意料。”
“一片公心啊!”
侍从长感慨不已。
他对国民政府的现状非常清楚,这笔钱落到其他人手上,撑死了有张安平三成的战果——可能这个数字还会更低!
张安平是真的用钱买二手货,价格还极其低廉。
其他人,呵,远超一手货的价格都拿不来这些二手货!
感慨之后,他大手一挥,统一了张安平计划中的“选择二”——将军工产业布局东北,依托日本人留下的便利,大肆发展国民政府的军工业。
……
侍从长这边才做出了批示,一些人就收到了消息。
“什么?他现在动不得?”
“嗯,动不得——他现在负责着美式军工的迁徙计划,这份计划我家那位非常的看重,甚至盛赞称:
此事若是尘埃落定,此人于国而言,居功甚伟!”
这番话让磨刀霍霍的一众饕餮们大惊,若是动不得,岂不是让人都知道他们就是纸老虎?
要是一个个都想着跟他们争,难道他们得一个个的去消灭?
他们,太清楚榜样的力量了——就是地主老财,每次集中收租的时候,都得想方设法的先进行杀鸡骇猴、先声夺人,免得出现有人带头闹事的事。
暂时放过张世豪?
绝对不行!
“不行!不能让张世豪继续逍遥下去!上次他在昆明横插了一杠子,已经就让一些人蠢蠢欲动了,我们为此多了多少代价?他这一次可是直接将我们的饭碗给砸了,若是不能严惩此人,其他人要是纷纷效仿该怎么办?”
他们攫取的利益的方式,除了是寄生在国民政府身上持续不断的吸血外,还需要在别人的碗里抢肉吃!
不管是股市还是实业,他们可没心思稳扎稳打。
老老实实发展,哪有抢肉吃来钱快?
可从别人的碗里抢肉吃,别人又岂能不反抗?
但他们是谁?
他们身后又是谁?
手掌翻覆之间,带来的便是滔天的压力!
被抢者,只能认命。
可一旦他们露出虚弱的一面,那些被抢者,会认命?
而张世豪,无疑就是他们现在虚弱的一面啊!
还是那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可此人……”
“没有那么多顾虑!既然他张世豪敢砸我们的碗,那我们就必须砸他的锅,哪怕付出代价也在所不惜!”
一句话定下了基调。
饕餮们纷纷认同。
“张世豪是怎么打算的?”
“他要做东北布局军工业。”
东北?
饕餮们瞬间联想到大年三十日的事——那一日,军统东北的骨干悉数进入张家!
“东北?这可是他的老巢之一啊!”
“不能让他如愿!”
数人毫不犹豫的提出了意见,有人更是直白的道:
“且不论我们和张世豪之间的种种仇恨,一旦军工被他所掌控,我们……怕是要失去一条重要的经济来源!”
这话非常的直白。
美援的物资,买单的是国民政府,而他们则可以上下其手,以近乎零成本的方式不断的攫取到美援,然后通过各种渠道将其换成源源不断的黄金。
诚然,这条通道现在被斩断了。
但利益动人心,这么大的利益,又岂会真的斩断?
他们不过是暂时的放弃,甚至是表面的放弃,他们的目光,可从未离开过这堪比金山银山的美援物资!
一旦国民政府真的自立更生,他们上哪去找这么好的生意?
至于鱼和渔的区别——拜托,他们就是一群生意人,鱼也好,渔也罢,关他们什么事?
这不是那些大人物需要考虑的事吗?
他们当然会本能的忘记一件事:他们,是四个顶尖政治势力下的依附者。
“那就想方设法的阻止他!不能让张世豪如愿以偿!”
“怎么阻止?东北,可是他的老巢之一啊!”
“呵,你在讲什么笑话?在东北,军统的势力,不过是区区……沧海一粟罢了!”
“你是想……全方位打压?”
“对!我们完全可以在东北以军、政、商、特、宪五方出手!”
参会者沉默,开始盘算。
许久,有人开口:
“我可以搞定东北的政治势力。”
“商界那边交给我。”
“军界那边,我会亲自出马,虽然会有压力,但让张世豪的军工业迟迟不能落地,易如反掌。”
“特、宪那边就交给我。”
“对了,可以联系下毛仁凤,军统,终究不是铁板一块!”
……
1946年的春节在持续不断的鞭炮声中逐渐的过去。
人们欢天喜地的等待着新的开始。
此时的钱大姐,却脸色沉沉的望着院门,等待着张安平的到来。
张世豪涉足军工,将美国废弃的产能悉数向中国转移——这件事在组织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去年九月份,在组织上确立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部署后,成立了东北局,迄今为止,大约有11万军政干部和部队进入了东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