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嗳,席大学士,莫要危言耸听。平日里陛下爱民如子,总是千方百计令其多赚些钱、少些负担。现在陛下和朝廷有困难了,让他们慷慨解囊只是权宜之策,何来出尔反尔?待朝廷度过难关,还可以再把税赋调下来嘛!”
礼部尚书刘复礼听闻此言很不乐意,自古以来哪朝哪代遇到问题不是伸手向百姓要钱要粮,不增加税赋难不成降官员薪俸?问题是把薪俸都降到底,一共也凑不出多少银子来。
而且景阳皇帝登基这几十年不光没增加过粮税和商税,还下旨减免过多次,尤其是粮税。为了鼓励内地百姓去海外谋生,吕宋和安南特区的税率更低。
“不到万不得已粮税不宜涨。百姓对纳税很敏感,搞不好会影响新政大计。倒是商税可以多涨些,在广东、福建、陕西等地有大量商人赚得腰缠万贯,还有很多工厂、作坊也收益甚高。
这全是借了商路畅通的东风,若不是有海军和陆军尽职尽责清理,陛下御驾亲征,哪会有如今的大好局面。多收他们一些商税合情合理,也不会损了陛下和朝廷的声望。”
在该不该加税的问题上,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光斗很有发言权。他在好几个地方当过很多年的地方官和总督,且在民政管理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深知民间疾苦与底层的想法。
不过他也认为该加税,只是对象从农民换成了商人。农民依靠新政顶多是日子好过点,并没吃到太大的红利。真正获利的还是商人,尤其是搞实业和对外贸易的商人,大部分都暴富了起来。
海军和陆军的每次出征,几乎都会让商人们振奋鼓舞。帝国每多占一座港口、多控制一块地盘、多打通一条商路,他们的货物就能多卖出去一些,还有更廉价的劳动力可以驱使。
现在朝廷遇到难题了,拿商人们开刀是最简单快捷的办法,且副作用最小。士农工商,商人排在最后面,从来都是第一个被宰的肥猪。除了他们自己,没人会觉得冤枉,反过来还会骂一声奸商活该!
“此乃老成谋国之言,左御史好见识!”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场的大臣们闻言顿时眼睛一亮,纷纷向左光斗抱拳致意,以表敬佩。姜还是老的辣,不说是不说,一说就是关键。怪不得病病歪歪的依旧被皇帝挽留,确实有几把刷子!
“诸位爱卿说的都有道理,朕来打个比方。假如国家是人,那农民就是骨头。什么都可以没有,但不能没粮食吃,以农为本,这话绝对有道理。
可是光有粮食吃并不能国富民安,还得穿衣服、买农具、盖房子。如果只靠每个人自己去弄,不光慢还没效率,这时候就有了工匠。他们能做任何生活用品,甚至坚船大炮,不可或缺,所以工匠是肉。
但光有骨有肉人活不了,还得有血,把吃下去的食物化为对身体有用的养分,输送到全身各处,滋养骨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