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舰和7艘秦级战舰选择了南边,没什么说道,就是扔银币的结果。由于向北迂回要绕过主岛探出的头部,所以北边才稍慢了一些。
西班牙瞭望手是在3公里左右才发现的敌情,这导致了原本列队封堵水道的20多艘船来不及完成转向,就已经进入了100毫米后装线膛加农炮的射程。
“嗵嗵嗵……报告,第一轮射击两发命中水线位置,一发命中船尾!”
旗舰侧顺风高速冲到最突前的一艘西班牙战舰300多米外,眼看就要撞在一起了,才突然向右舷转向,随后依次十几声闷响,再然后就是甲板射击观察手的汇报。
100毫米的尖头实心弹对这艘排水量超过 600吨的三桅大帆船好像起不到太大伤害,它依旧在向正前方行驶,试图切断大明海军的编队。
不过它的底舱里面应该有点麻烦了,25式100毫米穿甲破裂弹的入口很小,出口却很大。这种漏斗状的破损在海水压力下很难封堵,行驶速度越快、缺口越大、进水越多,最好能停船维修。
但隆隆的炮声和呼啸的炮弹时刻提醒着船长,此时宁可冒着船体被撕裂的危险也不能停,甚至不能降速,否则就会挨更多炮弹。
“通知各舰变双队交叉走位,084和113号跟随旗舰向南转向!”如果能及时再补上一轮炮弹,这艘三桅大帆船保不齐就能很快丧失战斗力。
可惜帆船的舰炮是跟着船体一起上下左右晃动的,高速转向看起来很酷,由此带来的船身大幅度侧倾也让火炮失去了射击角度,只能眼睁睁看着猎物从眼前划过。
此时千万不能掉头去追,双方几十艘帆船齐聚于此,又全都在高速行驶,还要边航行边射击,一旦有船脱离了编队航向和航速就有可能造成撞船事故,或者让己方船速下降给敌方可趁之机。
这时候就该轮到船帆和操帆手们表现了,汉级和秦级装备的哥德堡帆操作更灵活,吃风角度更大,不光转向快,速度损失还小。
而西班牙战舰装备的横帆就太笨拙了,不管顺风还是逆风转向都要先将大部分帆布收起来,只用船头和船尾的三角帆配合舵片出力,等航向固定之后再把帆布升起来拉紧。
这一套流程做下来少说也得几百米,换句话讲,欧洲横帆战舰的转弯半径比较大,通常超过了船体长度的7倍。
汉级和秦级战舰不光帆具先进,船体也更瘦更小,转弯半径顺风时3倍左右,逆风时也不超过4倍。
船体瘦小,会有装载量小、续航能力差、火力弱、防御相对低等缺点;同时又具备了适航性强、航速快、操控灵活、着弹面积小等优点。
到底是大船好还是小船好真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使用场景和针对目标,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