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不太一样,从来不羞于谈铜臭,且出口必是利益。凡是赔钱的买卖坚决不会干,因为这些钱是取之于民,当然就要用之于民。
既然防御不划算,那出击成不成呢?随时随地盯着周边国家的动向,谁稍有异象,不等其发难来个先下手为强出兵讨伐,把危险消灭在襁褓之中。
听上去这个办法要比防御主动的多,实际上也确实不需要豢养大量军队,只要把几个战略重点控制住,再训练几支战斗力比较强、行动快速的军队即可。
可这么做也不是没有缺点,比如说怎么界定谁是真有异象,以什么为标准,如果模棱两可,该不该主动出击?
不把这几个问题彻底搞清楚,主动出击就是与全世界为敌的疯子,战争会连绵不绝,朝廷再富、军队再能打,也扛不住如此高频率的消耗。
所以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把战争当成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肯定不合适。可不打仗又该怎么消除危险呢?朕想了办法,叫做世界秩序。
把世界上有实力扩张的国家首脑聚在一起,大家共同商量出来一套都认可的规则,之后的大部分国际事务就以这套规则为基准进行评判。
具体的方式朕还没有细则,但大体规划已经有了,今天不妨在这里简单聊聊。
目前世界上有能力扩张的国家并不多,在亚洲地区大明帝国算一个,再加上波斯和奥斯曼。
在欧洲地区,西班牙尽管正在衰落,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仍旧算一个。此外法兰西、英格兰、荷兰、神圣罗马帝国、丹麦王国、瑞典王国,以及波立联邦与俄罗斯,总共9个。
好了,放眼全世界能坐在谈判桌上的国王、皇帝、苏丹,不过12个而已,这套规则就要从这12个人的商谈结果中得出。
其他11位君主是什么意愿现在还无从得知,只能先说说朕的意思。首先是美洲大陆,这里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但又是诸多国家的必争之地。
那么就争吧,在世界秩序商讨出来之前谁争到多少就算多少,然后落锤定音,之后不能再以战争方式扩张,否则就是全世界的公敌。
从此之后,美洲大陆将作为欧亚之间的缓冲区,不允许任何国家势力新建。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变化,要由12位君主共同决策。
东边的情况也一样,将非洲大陆和奥斯曼帝国一线视为中立国,同时也是亚欧分界线。任何国家与中立国之间发生矛盾,不能擅自出兵攻打,必须要由12位君主授权。
这样一来大明帝国与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因为东西两个中立地区的存在被隔开了,最大限度降低了直接发生战争的风险。
好了,今天朕要讲的大致就是这么多,下面先休息十分钟,然后进入提问时间。利用这十分钟,诸位也可以互相交流下想法,尽量把问题集中到一起,不要太多,否则朕回答不完。下课!”
要说洪涛穿越了这么多次,最显著的变化不是身体也不是政治素养和军事技能,而是口才。随随便便拿张大纲就能脱稿讲一个小时,中途都不带多想的,比照着稿子念还通顺。
而且越讲内容越多,如果不刻意收敛,估计能讲到半夜。不过站着讲课也是个体力活,这半堂课下来后背也有点湿。另外就是说话太多影响抽烟,烟瘾有些上头,注意力开始不太集中,赶紧到外面嘬几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