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些小国的朝廷会奋起反抗吗?答案是只要有脑子就不会。毕竟死的不是国王和官员,谁会为了些许水手的生死放弃权力呢,权力再小也是权,必须格外珍惜。
然后他们就会把风险转嫁给本国百姓,提出的条件肯定比大明帝国还苛刻几倍,以便确保不会引来震怒。至于说百姓们怎么办,爱咋办咋办,谁敢说半个不字,立马全家砍头!
“朕不是屠夫,不用以如此眼神相待。这是在教你们如何治国,且机会难得,要认真听仔细想明白。
你等都是国家栋梁,脑子里该想的不是如何成为圣人,而是怎么让帝国更稳定、百姓更富足。在达到这个目标之前,帝国之外的所有国家和人都是刍狗,用毕即弃,每多一丝怜悯就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你们之前曾多次问过朕为何不将朝鲜、日本、琉球、南洋诸国全都纳入大明版图,得到的答案多是时候不到,明显是敷衍。现在朕可以给出正确答案了,就为了此时此刻!
如果这些小国全被纳入大明版图,到了生死攸关时刻朕该把谁舍出去呢?舍了谁都有悖朕保护大明子民的一贯主张,失去了这个根基朕又如何取信于民?
做为帝国皇帝,朕就算把亚洲各国全屠戮殆尽,大明百姓顶多说句残暴。如果能得到足够多的好处,他们还会满口赞美,歌功颂德。
记住,这就是人性。百姓也是人,他们真正想要的不是圣人,而是能带给他们安全和温饱的首领。
是不是圣人完全可以等胜利之后,由翰林院里的大儒们去修辞美化。放心,这个世界上就没有用文字和语言无法抹去的罪恶。
另外这是一场保卫亚洲不被入侵的战争,做为亚洲国家都有参加的资格,也必须加入。这是立场问题,谁不加入就是叛徒,战后是要被彻底清算的!
下面朕就要出题了,你们在制定计划时该如何降低运输途中的漂没和逃亡,尽量多的确保物资被送达?”
众人眼神里的内容洪涛都看懂了,然后就更失望了。从小接受教育,又在朝堂里耳濡目染了这么多年,怎么觉悟还不如科举考上来的朝臣呢?
于是作战会议暂时又成了课堂,老师讲得慷慨激昂、吐沫星子四射;学生们听得凝眉立目、咬牙切齿。好在洪涛还没忘了正经事,部就每个小问题再引申下去,但还是留了课堂作业,马上就要考试。
“学生以为只需先以战舰护航,待离开足够距离之后,随行的各国船只也就没了选择。他们不懂导航,在陌生海域里分辨不出航线,只能亦步亦趋跟随船队前行。”
做为总参谋长,宇航员自然要第一个回答。实际上答案并不难,只要有能力逼着各国朝廷加入,不用帝国使劲儿,他们就会把压力下泄,把大部分责任交由船东和水手承担。
在如此重压之下个人是很难反抗的,况且走的不是陆地而是大洋。通往珍珠港的航线连大明帝国的民用船只都没走过,各国船只一旦离开熟悉的海域就等于睁眼瞎,想活命必须跟着船队走,没有第二条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