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70章 长途奔袭  不明不清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70章 长途奔袭

他不到20岁就赶上了欧洲爆发宗教战争,做为德意志贵族的后代肯定不能袖手旁观,于是也召集了一支雇佣军准备试试水。

头一份雇佣合同来自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伯恩哈德跟着这位北欧战神与哈布斯堡家族杀得有来有去,在不断的作战中展示了其军事天赋,深得古斯塔夫二世的器重。

在1632年的吕岑会战中古斯塔夫二世不幸遇难,按说主帅都挂了瑞典军队应该大溃败才对。此时负责指挥瑞典军左翼的伯恩哈德却主动向华伦斯坦的右翼发起猛攻,硬生生把大溃败打成了平手。

两年后的诺德林根战役,伯恩哈德继续带着德意志雇佣军与瑞典军队联手对抗西班牙和神罗军队,虽遭遇大败,却很快恢复了元气。

这时瑞典已现颓势,法国瞧准机会加入了战团,黎塞留力排众议聘请伯恩哈德担任法国陆军元帅,继续在德意志战场上与天主教军队周旋,屡屡获胜,重新挽回了局面。

就在宗教战争进行到了关键时刻,法国和西班牙准备决一胜负的时候,大明帝国海军突然袭击了美洲西海岸,全歼西班牙舰队,让欧洲各国突然间发现了另一只比哈布斯堡家族还危险的猛虎。

在欧洲各国集体同意停止内战,组建联军一致对外后,包括丹麦、瑞典、西班牙、法国和神圣罗马等国家都推荐了各自认为最有能力的将领充当联军指挥官,但任何一方都无法取得绝对优势,人选迟迟无法敲定。

最终还是法国首相黎塞留提出了折中方案,由各国推举的候选人分别拿出至少一套作战计划,谁获得了由各国政要组成的评审团多数投票谁就当选总指挥一职。

伯恩哈德就是法国推举的候选人,他拿出的作战计划得到了超过9成评审团成员的认可,成功当选了第一任欧洲联军总指挥。

在这份计划中,伯恩哈德在充分了解过大明帝国海陆两军的战绩和实力之后,决定另辟蹊径,不打算与之正面大规模对抗,而是采取多路出击,重点攻占的策略。

具体点说,伯恩哈德把欧洲联军分成了三大块,加上奥斯曼和波斯帝国的军力,总共是四个战场。

首先是北方战场,以俄罗斯、波立联邦军队为主,克里米亚汗国军队为辅,充分利用游牧骑兵的优势,从黑海出发,长途跋涉向哈萨克汗国发起进攻。

这一路的战略目标并不是要突入大明帝国内陆多远,而是吸引其注意力,顺势打击哈萨克汗国的有生力量,让大明帝国在中亚地区失去帮手,或者把这一地区搅乱,消耗大明帝国的兵力。

其次是圣城战场,或者叫耶路撒冷王国战场。在这个方向上,由威尼斯共和国、意大利半岛诸国和神罗帝国军队为主,向大明帝国占据的苏伊士和法奥两个港口城市发起进攻。

这一路的战略目标比较单纯,就是把大明的势力从这片地区驱逐出去,然后再按照之前达成的协议与奥斯曼、波斯进行瓜分。

为了给防守这两座海港城市的大明军队增加压力,奥斯曼和波斯军队也会一起发动,做出大举东征布哈拉汗国的假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