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萧偲做出解答的不是朱能,而是张永龄。做为南非总督,在政策方面肯定比军队理解的透彻,再加上在海户司任职多年,对皇帝的脾气秉性了解的更多。
“那这些跟着咱们走的科萨人咋办?另外还有大几千科萨人在本土服役,在皇家学院念书,他们又该怎么办!”
萧偲还是想不通,如果皇帝要对科萨人下狠手,总不能区别对待吧,那样毫无作用。这些黑乎乎的家伙很重视族群,谁杀了他们的族人就和杀父仇人差不多,想方设法也得报仇。
“萧指挥,亏你还出自将门。区区十几万人而已,欧洲人拿他们当牲口四处贩卖不见如何,我大明为何做不得?
塞特尔去做什么了你该不会一点不知道吧?那地方遍地瘴气,唯有黑人不受其害,全送过去为移民驱使,不光不会成为负担还可以为海军大赚一笔。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那些去了本土服役上学的科萨人,如果愿意放弃好生活跟着族人去做奴隶,陛下应该也不会舍不得。
没有了科萨人,北边还有其他族群,再给些好处就是了。沙廉港、科伦坡都是现成的例子,只要有人顺从了,过上了好生活,马上就会有更多人追随。
我记得在海户司上课时陛下曾讲过,天下本无明君昏君之分,也不存在非我族类之说。所有人都会用脚选择生活,哪的日子好过就趋之若鹜,哪儿的日子难过就避之不及。只要把选择的机会摆在面前,没谁会犯傻。
我们海军就是给天下人送机会的,以前他们没得选只能忍着,我们来了就有的选了,那就让他们选呗,没什么可担心的。
我现在真正担心的倒不是那些在本土服役、上学的科萨人,而是跟着你们退到港区的这2000多人。该怎么安排他们呢?关起来,这么多人要耗费很多兵力看管。不关起来,又该放到什么地方才安全呢?”
在怎么安置科萨人的问题上,海军内部早就有争论,总体上分成了软硬中三类。
有的认为应该坚决一视同仁,该移民移民、该同化同化,才能算大明子民。这属于中间派,不软不硬,以坚持大明律为准。
软一些的则认为恩鸟港太远,就算给了优惠政策也很难找到那么多移民。人口不够就没法开发,不如对当地土著以怀柔,教导他们知书懂礼,开荒办厂修建水利,先发展起来再逐步吸引更多移民。
还有一些官兵觉得同化黑人太困难,与其费了半天力气没太多效果,不如像欧洲人学习,直接当奴隶算了。至于说本体人口不够影响经济发展的难题,其实也好解决。
日本岛上土地少人口多,弄几十万人口强迫移民根本不算事。等把南非的农业和工业基础建设起来,就会有大明本土移民愿意来冒险了。
原本朝廷对南非总督区土著采取了怀柔为主的政策导向,但这次恩鸟城被攻陷,事后肯定会引发朝廷和皇帝的重视,大概率可以预测到政策会收紧,从软偏向硬转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