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8章 功还是过?
而且至今为止皇帝未有子嗣,还丝毫不着急,并对朝臣们的相关建议充耳不闻。谁敢无休止的劝谏肯定会挨骂,再不停嘴找个由头就被罢免了。现在关于皇子的话题已经成了禁忌,谁敢提谁就要倒霉,爱谁谁真不惯着。
要说最符合皇帝做派的当属钱财,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丝毫不为过。景阳皇帝到底有多少内帑众说纷纭,却没一个是准确的。
因为属于景阳皇帝的产业多且杂,有些是全资有些是入股,有的公开有的隐匿,别说外臣,当年皇后还在的时候,照样不清楚细节。
难道景阳皇帝是个守财奴,啥都不喜欢就钟意搂着银子入睡?还真不是,这位皇帝捞钱的本事冠绝全国,大手大脚钱的做派也独树一帜。
大部分银子只是在内帑账目上转了一圈,很快就变成了各种投资,又以同样快的速度了出去。光是每年给皇家学院拨付的款项就令人咂舌不已,简直是个吞金兽。若是换成户部支付,孙元化立马就得请辞,真掏不起。
不爱财、不喜色、不奢靡、不狂妄、甚至不顾传承,活得像个苦行僧,天不亮就起,天黑透了还在批阅奏折,到底图个啥呢?
也别说无所图,用大学士席尔瓦的话讲,景阳皇帝最高兴的时刻就是给人讲课。每当有人被迫不得不听,还不得不认真听时,皇帝就会发自内心的笑。
然而不管皇帝怎么怪异,怎么离经叛道、大权独揽,在他登基的三十多年里大明帝国一步步名符其实了。朝野上下政通人和,百姓安居乐业,国力蒸蒸日上。
唯独没有做到的就是四海升平。这位皇帝口口声声不喜刀兵,却时时刻刻没耽误征战,隔几年保证来一次。好在每一次都在境外,且次次获胜,对国力没什么损失,对国民也没什么伤害。
以至于把当兵逐渐搞成了民间比较流行的上升通道,不少没有经商才能又不甘心窝在家乡耕种的年轻人,纷纷把进入军队当做免费跳板,即便没有成为军官,退役之后也能留下一身本事,养家糊口不成问题。
不敢想象打败了欧洲各国,强迫他们按照新规矩行事之后,大明帝国会变成什么样子。那些只存在于文学作品当中的形容词,能不能把日后的盛况完全描绘清楚呢?真是有点期待啊!
刚刚进入腊月,又一匹插了三支旗子的驿马从朝阳门外狂奔进了通政使司,恩鸟港的战报终于到了!
和之前预估的情况差不多,大明海军获得了胜利。但细节有所出入,欧洲联合舰队没有遭受灭顶之灾,仅仅损失了几十艘战舰和一万多陆军,不能算全身而退吧,也保存了部分实力。
“启禀陛下,臣以为好望角战区总指挥燕不死、副总指挥张永龄有畏缩不前、贻误战机、致敌逃脱之嫌,应交由宪兵卫和锦衣卫彻查!”
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朝臣们满意,他们的胃口已经被两个战区的大胜撑大了,和上次山呼万岁相比,御前会议的场面就比较冷清了,更有户部、礼部、刑部等多位尚书当场提出了严重指控。
“臣无异议……”连副总参谋长谭不明都没护短,点头同意了这个建议。
“诸位同僚,且听老朽一言。燕总指挥与张总督虽有瑕疵,却情有可原。此战结果不如西域和波斯湾辉煌,也并不算差,当属有功,应予以嘉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