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71章 美国的战略优势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听到了“新技术”这个关键词,盖茨才微微点了点头:

“也就是说,不会引起怀疑?”

基斯克照常给出了肯定,但又留有余地的回答:

“至少,他们肯定会先检查自己的技术路线和测试方案是否存在问题,考虑到华夏国内唯一一部研究型核反应堆正在停堆升级,所以没办法进行对照实验,这个过程应该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说到这里,又把刚才就已经单独找出来的文件递到对方面前:

“另外,根据能源部那边的说法,目前全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一个能准确描述中子产生行为的数学模型,所以最后大概率是强行提高反应堆活性了事,这样一来,到对方真正测试氚增殖技术的时候,还是会得到符合理论原则但工程上完全错误的数据。”

“呼——”盖茨翻开看了几眼,但因为并非专业技术出身,所以并未进一步发表意见,只是长舒了一口气,“我们头顶上的压力总归可以小一些了……”

得益于独特的构型,华夏方面当年研制氢弹的速度很快,仅仅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后不到三年,就引爆了第一枚正儿八经的实用型氢弹。

但万事万物都是有代价的。

特殊构型的小型化设计难度本就更高,加之核试验次数严重不足,10万吨以上的测试只进行了18次,导致华夏核武库的数量和质量都无法匹配其综合国力。

这也是当前美国在战略层面上的最大优势。

而现在看来,即便对方已经拥有了洲际弹道导弹乃至高超音速导弹,这个优势也仍然能够维持很长一段时间。

“那么,下一件事。”

盖茨的声音重新严肃起来:

“针对x51a项目的安全核查,进行的怎么样了?”

三人的房间里,温度仿佛猛地降低了10c。

“部长先生,恕我直言,情况比我们预想的要糟糕得多。“

基斯克把一份标有“绝密“字样的文件夹推过桌面,黑色皮面在会议室的长桌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一周的公开调查,我们收到了87份举报信,不过其中72份都是经费滥用和职场霸凌,剩下15份涉及技术争议,但也不是什么关键因素……显然这是有人故意想要把水搅混,所以我下令停止调查,并表示没有发现可疑结果,但在暗中对相关人员启动了监听计划。”

“然后,很快就发现x51a的项目主管沙普尔·柯林杰博士,存在重大嫌疑。”

这个名字,让一贯坐得住的盖茨直接炸了毛:“谁?”

“波音公司高级工程师,超高速空气动力学领域专家,x51a项目总负责人,沙普尔·柯林杰。”基斯克重复了一遍,接着继续道,“在监听过程中,我们发现他与一名来自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的卡尔·海因茨·布林克曼教授有着高度可疑的通话,这是监听记录。”

他说着点了下pda的屏幕,麦克风中随之响起一阵静电噪音,随后是一个明显经过压抑的男声:“卡尔,上次的数据确认全部销毁了吗?”

回答的德语口音很重:“你放心,我已经再次确认过了,全部处理完毕,没有备份。”

接着又是第一个男声:“测试序列号也要抹掉,特别是7月那批……”

“……”

录音播放结束之后,基斯克继续补充道:

“目前还没有发现这位布林克曼教授本人与华夏之间存在任何直接关系,但亚琛工业大学曾经与华夏方面负责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的华夏科学院力学所进行过相当深度的合作,双方甚至共同升级过一套高焓超高速风洞……因此,他也有可能只是个中间人。”

“不是重名?”

盖茨有些自欺欺人地又问了一遍。

基斯克强忍住翻白眼的冲动,缓缓摇头。

前者的呼吸明显停滞了一瞬间。

他想过会有一个“高级别”的内鬼存在。

但没想过能高到这种程度。

内鬼都干到机密项目一把手了,传出去简直比剑桥五杰还丢人。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