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3章 阿尔忒弥斯联盟
尽管2010年时的推特仍然有些稚嫩,无论影响力还是传播效率都远不能与后来相比,但这条推文还是如同一颗炸弹,在整个航天界引发激烈争论。
传统航天企业的代表纷纷指责马斯克“不负责任“,而新兴太空创业公司则大多态度暧昧。
在舆论层面,关于美国是否应该加入华夏太空计划的讨论同样迅速分成两大阵营。
《华盛顿时报》几乎在第一时间发表强硬派观点:“允许华夏主导太空规则制定将是一场战略灾难。美国必须加倍投入,确保在月球和火星的竞争中不落下风,这关系到未来百年的国家安全。”
与之相对,《华尔街日报》刊登了题为《太空竞赛2.0:美国该对抗还是合作?》的评论文章,指出:“华夏正在用系统性规划和持续投入赢得太空领导权,而美国却深陷政治内斗和预算削减,与其继续这样把资源消耗在空转当中,还不如考虑在某些领域进行选择性合作,以保持影响力。”
其实,从其中微妙的用词并不难看出,要说他们真有多么想加入华夏的太空计划,那倒也未必,更多地还是借此对nasa以及国会施压,希望能从波音和洛马等传统承包商手中分一杯羹。
比如最先站出来开炮的spacex公司,就一直对nasa选择sls作为下一代超重型运载火箭的决定颇有微词,认为其“昂贵、复杂、且可靠性不足”。
反对者则认为,航天,那还是得由老美国正星条旗的人来搞,你们这些商业航天公司从未将人类成功送上太空,根本没资格对深空探测这样的项目说三道四,反而在这种站队的关键时刻表态暧昧,难保不是背后收了华夏人的黑钱。
而在这场辩论如火如荼之际,华夏国家航天局很快又一次放出重磅消息——公布了“月壤陶瓷“相关技术的科学论文,证实这种利用月球土壤3d打印的建筑材料不仅辐射防护性能优异,还能承受极端温差。论文发表在《自然·材料》期刊上,经过了严格的同行评审。
“这绝非只停留在纸面上的计算结果。”论文通讯作者、华夏科学院材料科学家吴清远在接受视频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将同类型材料制作的织物送入太空并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性能验证,下一步将在实际月面环境中测试其性能。”
这一消息进一步巩固了华夏在太空技术领域的领先形象。
《自然》杂志的新闻板块对此评论:“华夏在月球基地建设的关键技术上已经领先至少5-7年。如果他们的地月中转站计划如期实现,我们将面临艰难选择:要么接受华夏主导的新秩序,要么承担被边缘化的风险。”
面对这一局面,华盛顿方面的争论更加激烈。
在国会举行的闭门听证会上,双方议员罕见地表现出团结一致的强硬立场,只是在具体应对策略上仍然分歧严重。
“我们绝不能坐视别人来制定太空规则,三十年前不能,现在也不能。”来自阿拉巴马的理查德·谢尔比挥舞着一份航天白皮书的翻译件,“这上面明确写着要建立'服务于全人类'的太空基础设施。听起来很美好,但谁来决定什么是'服务全人类'?”
代表弗吉尼亚的弗兰克·沃尔夫更是直白地表态,为了遏制对方在太空技术的迅速发展,应该从法律层面限制两国之间任何与nasa有关的联合科研活动,并禁止nasa所有设施接待来自华夏的“官方访问者”。
实质上就是要切断一切进行航天合作的可能。
然而来自加利福尼亚州的黛安娜·范斯坦持有不同意见:“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对抗华夏,而在于我们是否有能力对抗。nasa的预算在过去十年实际下降了15%,而华夏航天投入增长了300%,除此之外,我们每单位重量的发射成本几乎是华夏的10-15倍,在这种条件下,全面对抗是不现实的。”
加州作为诸多商业化航天企业的总部所在地,自然要代表他们的利益——
跟之前来自马斯克的表态一样,范斯坦这番话的重点不在于合作,而是抨击nasa目前的混乱和低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