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11章 仙班奏乐  晋末长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

冬去春来之时,南方的鸿雁飞来了汴梁。

隆化七年(348)三月,邵勋正式下诏,以牂柯郡为楚王封国,正式就藩。

在京诸夷首领于丽春台共拜二皇子邵珪,算是确定了君臣名分。

四月间,大批物资自洛阳、汴梁而出,向南汇集至江陵。

与此同时,荆、江二州库存军资、粮草乃至钱帛开始装船起运,往蜀中而去。

因为前期准备工作充分,且王都及随臣庄宅建得差不多了,故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楚王身上的七郡道桥修缮大使之职仍未撤去,诸郡换了一批役徒征发,开始修建牂柯国境内的道路、关塞、武库、粮仓乃至一些小型堡寨。

甚至于,蜀中还出了相当部分人手和资粮,协助牂柯国完善这些工程。

整个西南一片沸腾,更隐隐有所骚动。政事堂大为紧张,敕宁、益、荆三州严阵以待,屡经战阵的荆州兵更是领到了粮帛赏赐,勤加操练,随时做好出征平乱的准备。

太子对此是有些失望的。但兄弟情义不能不顾,于是放弃了趁着父亲还在,请求发兵收拾吐谷浑鲜卑的盘算,将国家的大方向朝西南方向倾斜。

当然,这样做也不亏。毕竟二兄是帮着他去镇守牂柯,威慑西南夷的,没理由不帮忙。只要兄友弟恭,以后这个方向就算安全了,能省下不少精力。

至于吐谷浑鲜卑,那就只能留待以后了。

他年岁不大,也是有雄心壮志的。虽然父亲对他说见得山海后见自己,但小小一个吐谷浑鲜卑当不在话下,不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再者,他一旦登基,也是要巡视四方,以彰显天威的——其实宣威只是一部分,也有让天下士民知道现任天子是谁的原因——到了那个时候,再行处置便是了。

父亲最喜欢各种巡视了,当效仿之。

邵勋没有太过关心太子的想法,他已经搬到了父母曾经住过的九龙殿。

四月十五,中午小憩之后,他拿出了许久不用的佩剑擦拭着。

此剑是当年晋惠帝赏赐的,与金甲是一套,一直没舍得赏赐出去,而是悬于宫中,时时保养。

午后的阳光十分温暖,擦着擦着,他便将其置于一边,躺在摇椅上,体会着当年曹大爷的快乐。

思绪飞舞之间,他想起了小红。

曹大爷当年“请客”,让他收拾下小红,邵勋谢绝了。去年的时候,他听说小红已经去世了,不由得感慨连连——当然,也就是感慨罢了。

迷迷糊糊之中,几片清脆的树叶飘落而下,飞舞一圈后,落在他的衣袖上。

他似无所觉,耳边只有风声、林涛声、流水,凌乱又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却又无比清晰、直达心底的天籁。

天籁非歌非曲,也没有明确的旋律,但冥冥之中,却让人很清晰地明白,这是“大功告成,天地同贺”。

这种感觉很玄妙,没有任何言语,却让你不得不相信。

半梦半醒之间,邵勋皱起了眉头,很明确地拒绝了,他不想走。

院外响起了说话声和脚步声,片刻之后,庾文君来到了院中。

清风拂来,将邵勋衣袖上的几片树叶扫落。

庾文君脸上本还有几丝笑意,但幸福又糊涂了一辈子的她突然间脸色很不好看,“事已毕”、“拂袖而去”几个字涌入她的脑海之中。

她匆匆来到躺椅前。

邵勋睁开了眼睛,微笑道:“你来了。”

庾文君眼泪扑簌簌落下,不顾其他人在场,直接扑到邵勋怀中,道:“我还以为你走了。”

邵勋悚然一惊,稳住心神,问道:“说什么胡话?我走?去哪里?”

庾文君一窒,张了张嘴,用有点委屈的语气说道:“你登基那天,兄长说看到了异象,有仙班奏乐。”

邵勋轻轻为庾文君擦拭掉了泪水,道:“元规与人辩经,玄学入脑,魔怔了。”

庾文君破涕为笑,道:“崇信玄学的人不都这样吗?至少一半人说自己见过山神、河伯、鬼怪,真真假假,谁知道呢。再说了,以前不是传过你的谶谣么?到现在还有人议论呢。”

邵勋无语,魔法晋书的时代……

见邵勋许久不说话,庾文君抬起眼睛,小心翼翼地问道:“你方才梦到了什么?”

“不记得了。”邵勋想了想,然后又开玩笑道:“好像是仙班奏乐。”

庾文君脸色不是很好看。

邵勋轻抚了抚这副熟悉的面庞,道:“别多想了,我还在,一直在。”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