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信任有待加强
聊完古事聊今事。
朱师傅撩起衣服抹了把汗,双下巴直颤颤。
这让陈凡突然想起一句话,“百货公司一枝,食品站里双下巴”,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肥头大耳的朱师傅转头看着杨队长,笑着说道,“今年队里应该没有不达标的猪吧?”
“嗯嗯。”
杨队长咽下嘴里的菜,点着头笑道,“120斤的标准,还是比较容易达标的。”
朱师傅咧嘴直笑,“容易达标?那你知道这个标准是怎么来的么?”
杨队长表情一愣,目不转睛地看着他,“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还真是戳他。身为生产队长,养猪合格率也是重要指标,标准定高了,肯定不容易达标,标准定低了,那他的工作也更容易完成,自然就很上心。
不仅是他,包括刘掬匠和杨家另外四兄弟,也直愣愣地看着朱师傅。
朱师傅伸出两根手指,那手油光水滑,带着厚厚的油彩,比杀猪菜里的汤还浓。
他看了一圈众人,神秘兮兮地说道,“开会定标准的时候,县里头刚开始定的是138斤,比去年(按农历算是75年)的135斤还高,少一斤都不行,因为猪小了,那肥油肯定就不够。
结果全县13个公社的食品站主任都不同意,为什么?这标准定高了,完不成任务怎么办?
去年就因为取消了奖励,差一点没完成任务,我们主任回来发了好大的火,把几个收购员叫过去骂了一通,让他们平时吃卡拿要,结果搞得收购量差点不达标,所以今年肯定不能这么搞。最后讨价还价,就定了120斤的标准。”
然后转过头看着陈凡,“这收购标准是高是低,关系到老百姓养猪能不能回本。达标就能赚一点,没达标,多出来的肉只能卖给生产队,生产队过一手,最后还是流到了食品站,你说老百姓要吃多大的亏!”
陈凡张着嘴,一副大开眼界的样子。
欧的内个天,还能这样玩?
……
酒酣耳热后,杨队长总算记得陈凡还要去卢家湾5队教杀甲鱼,而朱师傅也要赶回公社有事,便吃完散伙。
朱师傅临走的时候,还拽着陈凡的胳膊,“小伙子不错,下回你去公社,到食品站找我,我请伱喝酒。”
难得有个人肯听他讲那些老古董,今天算是说痛快了,也喝痛快了,这个小伙子值得交。
当然,下次见面的时候,要是能再露两手就更好。
那个回锅肉真对胃口,爆炒猪肝也好吃,血肠也很好。食品站别的没有,就是猪肉多,尤其是猪杂,天天吃都吃腻了。必须想办法把这两个菜学到手,以前那些下水都浪费了啊!
陈凡自无不可,满脸笑容一口答应。
通过杨队长对朱师傅的奉承就知道,他这个杀猪师傅可不是一般人。
刚才看杀猪的时候,姜丽丽也偷偷跟他说了,食品站是道坎,一头派购猪抬过去,多几斤少几斤都在人家收购员的秤杆上掌握着,他给你把秤杆用小拇指垫着点,那猪就过关了,要是把秤杆压一压,达标了也得再抬回去。
所以在食品站工作的人,在生产队里都见人大一辈,普通社员见了,不管年纪大小,都得喊声叔。那些四五十岁给二三十的年轻人喊叔、甚至是喊爷的,都不必大惊小怪。
即使是生产队队长、大队长,当着面也得叫声哥,否则不知道哪里得罪了人家,让人回去说几句怪话,就压你队里的秤,你去找公社主任来也没用。
因为食品站跟公社不是一条线,就像供销社主任一样,牛的能在地委领导面前翘尾巴。
管不到人家身上,却又求着人家,就得仔细捧着。
朱师傅虽然不是收购员,可也是食品站的元老之一,上上下下都给他几分面子,跟这样的人搞好关系,对在农村生活的人来说,比搭上一个县级领导还要强百倍。
这等人物,陈凡当然乐意交好,当即满口答应,还说下次给他做夫妻肺片、酱爆猪心、尖椒炒猪肺、干锅肥肠、爆炒腰……。
听得朱师傅好像又饿了,拔腿就要走。
杨队长在一旁哈哈大笑,眼看他要走,赶紧眼疾手快将他拉住,随即掏出来四包烟和两块钱,又接过杨婶手里用绳子系着的四根猪蹄和一条猪肉,塞到朱师傅手里,“今天辛苦了,改天有空过来,再好好喝两杯。”
朱师傅也不客气,将钱揣进兜里,烟也放到口袋,把猪蹄和猪肉给徒弟拿着,随后拉着杨队长的手说道,“今天确实太忙,回去还要杀猪,下次再来,尝尝你们刚才说的甲鱼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