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善政以聚民,屯田以养军,修城为地
“杨长史,在前线开五十万亩田需要多长时间,不仅仅是需要多少人来种地这么简单,我们与魏军紧密对峙,种田的同时,要随时防止魏军对我们屯田的袭扰。”
“所以你这个策略根本不可能实现!”
“可能!我们可以一边开田,一边建城寨,做防御,我们的田开到哪里,城寨就建到何处!”
这下杨仪和费祎都愣住了。
杨仪说道:“还是你上次提的什么结硬寨?”
“是的。”
“如此笨拙之法,能胜魏军,你未免异想天开!”
“并不笨拙,此法之关键解决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恰好都是我大汉之缺。”
“哪两个问题?”
“一是粮食,二是人丁。”李衡沉定自若地说道,“我军此时在五丈原,但五丈原却非我军所有。”
“笑话,我军已经占领五丈原,如何说五丈原非我军所有?”
“我军可能随时撤军!”
“放肆!”杨仪大怒地拍桌案,“伱敢轻言撤军!信不信以军法处置你!”
杨仪就像一只暴躁的野狗,颇具攻击性。
难怪他和魏延针锋相对,两个人都是暴脾气。
而且杨仪显然还是个急性子,对事务的判断急且快,容易走极端。
这种人,执行能力非常强,不怕困难,遇到事情不会轻易气馁。
但自命甚高,格局不大。
用得好,可以发挥不小的作用、
例如,诸葛亮在的时候,杨仪能被护着,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才能。
诸葛亮一死,他就因性格问题,被人变相利用、怂恿杀魏延,随后被人清算。
诸葛亮瞥了他一眼,淡淡说了一句:“威公,你让人把话说完,现在不在军中,亦不是军中议事。”
“是。”杨仪立刻收敛了回去。
“如何才叫占领?”李衡继续说道,“兵锋能威加,百姓愿驻足,官吏能施展,民心所向,自然归附!”
诸葛亮面色如常,不点头也不摇头,更不发表意见,只是说道:“继续说。”
“善政以聚民,屯田以养军,修城为地,以不攻为攻!”
现场陷入一片死寂。
诸葛亮这个时候才站了起来,笑道:“想不到济安年纪轻轻,有如此多的高论,假以时日,能成器也。”
“丞相谬赞,愧不敢当。”
李衡知道诸葛亮这样说是给自己面子,自己今日说的大方向是没问题的,但具体的执行策略,基本上没有说。
例如如何聚民?
例如在哪里建城寨?
再例如一个城寨,军与民配置需要多少?
铁矿的开采需要多长时间?
需要配置多少铁匠?
这些全部是具体执行层面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不懂得如何执行,直接上升到战略决策层面,这个人大概率是纸上谈兵。
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因为某个人,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他对诸多事情的把控,越来越严密,也越来越稳重。
万事都难在一个做。
不过,李衡知道丞相开始认可自己了,并对自己感兴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