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2章 这人变脸太快了!  穿进年代文认错老公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水琅听到这个名字, 表情并不意外,“算一算时间,确实改造完毕了。”

之前法律不全, 邬元烨还未满十八岁,杀人未遂被送去教改所改造两年。

本来没把他放在心上, 没想到他倒是在背后给她使绊子。

“你什么打算?”詹老面露担心, “你眼下还要忙着拉投资推进旧改,如果官司缠身, 只怕会受到停职风险,旧改进展也会停滞了。”

“国家不会开这个口子。”

水琅看着面前的资料, “1932年买下的土地, 别说造了一半的房子,就是建造完成了, 外国人也别想再抢走, 打官司就让他打去, 我现在没空搭理他们, 詹老, 华侨商会的人联系得怎么样了?”

“你写的信, 我都寄出去了,具体分析我也都一一转达了。”

詹鸿栋拿出另一个资料袋, “这里是华侨商会的回信, 他们在国外同样遭受到压迫, 对国内局势很是关心,但还要等政策明确下来, 他们才能够回国, 毕竟这十年……”

詹老话说到一半, 后面没说了, 水琅点了点头,打开几封信看了看,从信上的字里行间,已经能够看出一部分华侨对国内局势好转的激动,“周局长和白局长已经下定决心,将旧改第二步拆迁改造政策推动申请下来,在这之前,最重要的是推动房屋商品化,允许交易买卖,允许个人权利,这项政策不出来,拆迁就完不成。”

“有希望吗?”

“当然,全国房屋走向商品化时代,将成必然。”

水琅靠在椅背上,“过程也许会很难,但人民住房已经迫在眉睫,国家财政又极度亏损,急需引入外资,再怎么难,明年也会下来。”

“这条政策要能下来,正在观望的外资,一定会抢着来到我们国家投资。”詹老欣慰笑着,“你的第二步旧改拆迁计划,我已经告诉了家族内,他们暂时没有涉足过房地产,还在考虑,你把计划书完整交给我,我再拿给他们看一看,对了,你具体需要多少钱?

“一千万。”

詹老笑容一顿,慢慢坐直身体,“多……多少?”

“一千万,起步。”看着詹老被惊呆的样子,水琅笑着道:“天安三村的地理位置绝佳,我打算在原地造一座新小区,与复茂路洋房毗邻有文化底蕴的华侨房,虽然是华侨房,但主要售卖除了华侨,还有外国人,初步基本理念,将这座新小区,打造成复茂未来住房新地标,每平方售价暂时定在三百美元。”

“一平方三百美元!”

詹鸿栋更吃惊了,“天安三村占地起码一万平,等等,这不是重点,关键是一千万,整个复茂区都拿不出来这笔钱,甚至,国家目前都拿不出来,并且迫切需要这么多钱,你上哪去筹集到这么多钱?我跟家族去说,他们投个一百万,最终都不知道能不能成!”

“我们国家是没钱,但外资有钱啊。”

水琅指着文件,“就拿这位想跟我抢洋房的史密斯来说,史密斯家族就喜欢投机倒把,低价买高价卖,五十年,一百年前在我们国家挣了不知道多少个一百万,我们听起来足够吓人的资金,好吧,对他们来说,可能也够吓人,但我也不是只打算逮着一只羊薅,可以中外合资建设。”

詹老摇头,“你真是吓到我了,这事,不好说。”

“天安三村拆迁与安置房源,费用加起来起码一两百万,关键是土地批租的费用,七十年,起码要两百万。”水琅粗略算完,“当然,重点是建造新小区,大头在这里。”

詹老沉默不语,“这是一项哪怕放在过去的十里洋场,都是惊天骇闻的事,你真是比你母亲还要胆大。”

水琅笑了笑,“詹老,我知道你们家族在香港办了一家报社,到时候,请一定要帮我在香港和英国好好宣传一下,让华侨和外国人都到我们国家来投资买房。”

“比起你要做的事,这是小事了,没问题。”詹老眉头皱起,“但我还是不懂,如果你想解决民生问题,那么三四百万就已经足够了,为什么你还要去管土地批租之后的建设问题?”

“如果只是一块地,凭什么能让人掏这三四百万?”水琅从装书的布袋里拿出一本手稿,“这是我对天安三村这块土地上的规划设计。”

詹鸿栋接过来,先放在桌子上,戴完玳瑁框老花眼镜后,才重新拿起来翻看,随着看完第一页,翻开第二页,身体越坐越直,设计图拿得离眼睛越来越近,几乎快要把脸贴上去了,翻到第三页没了,一脸可惜震惊抬头,“你对新小区的设计理念,不但超出沪城目前的配置,简直是超出几个发达国家的社区水平一大截!”

水琅笑着把设计图纸拿回来,随意翻看几页 ,图上只是暂时勾勒了概念线条,也就是詹老见多识广才能一下子看懂,换个人来都看不明白是什么。

“外国人对我们国家最熟悉的城市中,沪城数一数二,作为当时几乎可以说是半殖民城市,留下了许多外国人设计的建筑,最好的配置就是海关大楼那一带的十八楼、和平饭店与市区的老洋房,想要拉到人投资,自然得大大区别于这些大厦公寓的设计,否则光凭天安三村的土地,让人投个一千万,不就像你说的,天方夜谭。”

詹老不断点着头,看着水琅的眼神欣慰又多了几丝惊喜,还有佩服,“我早该想到,你做事向来是会做好万全准备,你手里的设计图要真能实施落地,三百美元一个平方,也不愁卖,这样,我再去写信,帮你多向家族争取一些钱,但一千万是不可能,你自己是不是还有别的计划?”

“我想先在工商界开一场招商会。”水琅整理桌子上的资料,“我母亲虽然曾经是华侨商会会长,但我出生后就一直生活在国内,别人压根不认识我是谁,工商界人士基本上各个都有几个外国朋友亲戚,还得从这打开突破口。”

詹老点头,表示赞同,“你什么时候需要,我来组织。”

“多谢詹老。”

水琅背着包起身,“等政策吧。”

“史密斯官司那边,我先帮你找了一位律师候着。”詹鸿栋又道:“有什么需要,第一时间再跟我提。”

水琅再次道谢。

-

1978年亚运会正如火如荼开展时,史密斯向中国政府提交证件证据,索要复南路2号洋房与周边地块。

政府相当重视这件事,专门成立小组去调查证实。

在政府还没给出答案后,史密斯的律师,又向人民法院与公安机关状告水琅侵占他人土地房屋。

水琅没有出面,只让律师代为处理。

最近正忙着复茂区旧改设计,实地勘察。

“水干部,你来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我们好提前打扫一下。”

水琅走进狭窄拥挤,几乎无法下脚的过道,“打扫什么,我又不是第一次来。”

居民刘大爷笑着道:“我们就盼着你来,一听说我们里弄是交给水干部改造,我们全高兴得三天没睡着觉,平安里我们都去看了,灵得不得了,我们要是能有他们一半好就知足了!”

“水干部,我们什么时候动工?我们这下水管真是坏了又坏,污水都流到家里来了,你看看。”王阿姨拿着黑黢黢的扫把,之所以黑黢黢都是因为扫把被污水染黑了。

“你这污水算什么,你看看阿拉屋里厢,水干部,你来看看瞧。”

李阿姨邀请水琅站到门口,“阿拉媳妇正在坐月子,屋顶漏污水,都漏到她被子上去了,这还不是最难受的,难受的是我们就这两间房间,现在知青全部回城了,大伯哥跟小叔子全要跟做月子的弟新妇挤在一个屋里厢睡,天底下哪有这个样子事体,水干部,我晓得你是好干部,你帮帮忙,抓抓紧,救救我们吧!”

水琅看着仅用一张帘子隔起来的年轻妇女,眉头紧皱,还没来得及出声,后面又传出一阵尖叫。

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水琅走到尖叫传出的门口,这家也是因为人多住不下,自己花钱搭建了阁楼,其实也算不上是阁楼,仅仅是能放下一张床垫的简易版高举架。

上面住着一位老人和孙子,晚上下楼不方便,痰盂就摆在上面,想上厕所的时候就直接上到里面,早上再拎下来送出去。

刚才下楼梯的时候,屋里漏水脚滑了,痰盂里的排泄物全部泼洒到楼梯上,屎尿顺着楼梯往下流,侧边正好滴到了妇女的头上,又滴到了刚揭开刚揭开锅盖的粥里,引发妇女尖叫。

“呕!”

刚走过来看了一眼的居民,忍不住扶着墙根吐了。

“怎么弄成这个样子!我早说了搭这个不好,马桶撒了还算轻的,早晚塌下来压死人!”

“那哪能办呢,不搭睡到啥地方去?”

“不搭就得像老李家那样,大伯哥小叔子坐月子的弟新妇住到一间房间里面,低头不见抬头见。”

“现在住到一个房间里已经不稀奇了,地下被污水淹了,没有办法,我看马上要睡到一张床上去了!”

“水干部,你看我们过的这叫什么日子!你快帮我们想想办法吧!”

水琅盯着楼梯上不断流淌的排泄物,看着妇女崩溃尖叫,看着他们心疼望着一锅沾了屎尿的白粥,再看着一张张愁苦,饱受折磨的面容,喉咙发涩。

天安三村的房屋虽然比平安里那个时候要好一些,但是这两年几十万知青涌入城里后,受到的精神折磨一点都不比平安里的居民少,并且这里的改造难度一点都不比平安里低。

一下子挤进来这么多人,且还都是到了结婚生子,短时间内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

全都往一个螺丝壳下面龟缩,出现一丁点小摩擦,就能让螺丝壳崩溃爆炸,住在里面的人日日夜夜都喘不过气。

难就难在这里,无论再怎么改造,就这么大一点地方,这么多的人,再怎么上墙,也没办法发展下去了。

“改善居民住房保障,现在是真正的迫在眉睫!”

“你说的情况我都很清楚,上面也都忙得焦头烂额。”周局长眉头紧皱,“这一次全国建设会议提纲,我们提出住房商品化政策,允许个人建设,个人买卖出售,个人住房拥有权,各地已经不像前几次那么反对了,相反首都都开始支持我们的提议,那些质疑我们,甚至想给我们扣帽子的人,已经寡不敌众,再坚持一阵子,最多到明年,这项政策就可以落实了。”

听到这话,水琅心里稍微安定,“你们辛苦了。”

“这算什么辛苦。”周局长摆摆手,“你的官司,我已经知道了,事情很复杂,史密斯的文件看起来齐全,但是这里面有空子,即便是战争之前,外国人在我们国家也不享有土地权,这里面难点是当时土地也不是史密斯出面买下,是让他的中国人下属出面购买,具体情况还要再调查,总局已经发话了,任何人都不妄想停你的职,所以你照常进行你的计划,放宽心,即便你的洋房真的被收上去了,你现在也已经完全有资格分房了,不会缺房子住。”

“我现在没有想这个官司。”水琅看着手里的改造图纸,“我看也没必要大改造了,先让维修组把下水管修理好,现在各地都在申请违建房,直接在各家外面搭建简易屋棚,缓解当下的困难,过了这个年,直接帮天安三村彻底解决住房困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