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25章 一丝微笑  我的红楼生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25章 一丝微笑

汪知节再也坐不住了,站了出来大声道:“启禀太后、陛下,贾瑜所上之“摊丁入亩,火耗归公”之奏折,实乃祸国殃民之举,此奏若行,实乃国之大患,民之巨祸也。

摊丁入亩之策,看似公平,实则大谬不然。

自古以来,赋税之制,皆以丁口为基,田亩为辅。

人头税者,古之定制,因丁口而征,以示公平。今欲变而为摊丁入亩,混淆税制之本源,必将致乱败焉。

盖人头税之征,以丁口为据,贫富同责,无所偏倚。若摊之于亩,则田多者未必丁众,丁众者未必田广,贫富不均,何以称平?

至于火耗归公之说,更是荒谬绝伦。火耗者,乃官吏征收赋税时加征之额外银两,用以弥补熔铸银两之损耗。此弊已久,然若将其公然归公,岂非纵容官吏贪墨之行?且此银若入国库,必为贪腐之徒所觊觎,中饱私囊,国家财赋何以充盈?

贾瑜身为朝臣,不思为国分忧,为民请命,反以此等谬论蛊惑圣听,实乃罪大恶极。臣请太后、皇上明察秋毫,勿为此等奸佞所惑。应将贾瑜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哈……”

听了汪知节的这番话,贾瑜差点被气乐了,忍不住讥笑道:“汪首辅打得一手好算盘,不愧是三朝元老啊。

据本王所知,汪首辅家中有良田不下十万亩,但却只有子嗣三人,按照人头税来征税的话每年只需缴纳白银三两即可。

可那些家里无田无地的佃户倘若也按子嗣三人来算的话,所缴纳的赋税和您堂堂一国首辅却是一样的。

对于您来说,三两银子还不够您吃顿饭的,可对于那些贫苦人家来说,这三两银子却是他们辛苦一年才能挣到的辛苦钱。

家有良田万顷者所缴赋税却跟贫无立锥之地的流民一模一样。

如此一算,公平何在?道义何在?”

贾瑜越说声音越大,一双眼睛也在怒视着汪知节和一众百官。

面对他的斥责,不少官员低下了头,不敢跟他对视,就连汪知节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毕竟这种实打实的数据,是任何言巧语都难以抹煞的。

贾瑜又继续道:“我大夏开国之初,每年收上来的田赋至少在两千万担以上,可如今呢?耿大人,你能否站出来告诉本王,去年收了多少田赋啊?”

站在几名内阁成员身后的户部尚书耿本成一张老脸涨成了赤色,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耿大人,你是说不出来还是不敢说啊?”贾瑜嗤笑一声,伸出了右手后缓缓张开。

“四百万担……只有区区四百万担……敢问各位大人,剩下的一千六百万担粮食都去哪了?”

金銮殿上一片寂静,面对血淋淋的事实,所有人都无言以对。

“不说话了?都哑啦?”

贾瑜愤怒的声音在大殿上响起,“因为那些本应上缴朝廷的田赋全都被人私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