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白粥把肉丝汆烫成熟,再稍微给一点点盐,把白粥盛进碗里时,淋上一点香油,再撒上准备好的皮蛋碎,以及放上一小撮牛毛般粗细的姜丝。
有学徒立刻惊呼:“皮蛋瘦肉粥。”
冯正明听到惊呼扭头看过去,笑了笑:“不用大惊小怪的,这粥很简单的。”
接下来,冯正明又是亲自动手,切了一些肚丝,精选了一些非常新鲜脆嫩的香菜梗,来了一道芫爆肚丝。
最后一个小菜,冯正明选择了一条新鲜鲈鱼。
片下鱼肉后,切成细长小条,腌制上浆后,把鱼条稍微油炸。
然后炒了一个茄汁鱼条。
再切上一小碟自己酱园厂出的小酱菜。
准备好这些,冯正明自己用大托盘端着这些走出后厨。
看着冯正明走出去的背影,后厨里学徒们还是忍不住凑到一起嘀咕。
“好像主厨的手艺也很简单啊?”
“对,看着都不是很难的菜。”
“不过主厨的刀功是真的好。”
“所以要练,没听主厨上课的时候强调,基本功必须要练到足够扎实。”
“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在刀功上像是主厨一样的好。”
杨斌听到几个年轻人议论,笑了笑:“行了,都好好的干活,该练的时候,都好好练,砧板是没有捷径的,只能是不断的去练。”
听了杨斌的话,后厨众人赶紧各自去干活。
冯正明端着东西从后厨出来,自然是吸引了不少顾客的目光。
一些老铺的顾客,看到冯正明端着的东西,也都是忍不住伸头看一看。
冯正明倒也没有藏着掖着,把东西直接亮给大家去看。
然后就看到大托盘里,砂锅里看着像是白粥,一盘芫爆肚丝,一盘茄汁鱼条,还有一小碟的酱菜丝。
看到是这么简单的东西,大家也就没有当回事。
毕竟泉城人还是习惯偏重口一些。
冯正明这托盘里的菜,看着全都是相当清淡。
尤其是白粥,在泉城还真是很少有人吃。
不过冯正明把东西放在自家的桌上,两位爷爷看到上桌的东西都非常喜欢。
司徒爷爷:“好好,正明这手艺还是这么好,知道我们想吃什么。”
冯爷爷:“芫爆肚丝也挺久没吃了,还有这酱菜丝,搭配上白粥很棒。”
司徒爷爷又仔细看了看白粥:“这个是皮蛋瘦肉粥?”
冯正明点头:“对,皮蛋瘦肉粥。”
司徒爷爷:“不错看着还挺正宗。”
冯正明笑了:“司徒爷爷没什么正宗不正宗,只要是好吃就行。”
冯爷爷:“对,好吃就行,你们也一起吃。”
冯正明给两位爷爷分别盛了一碗,给妻子和女儿也盛了一碗,最后自己也盛了一碗。
然后他夹起茄汁鱼条喂给女儿吃。
冯暖悠很喜欢爸爸做的茄汁鱼条。
小孩子口味上总还是偏向喜欢吃一些偏甜。
而且冯正明做的茄汁鱼条会有一些不同。
他会加入一些番茄罐头,增加番茄的风味。
女儿会更加喜欢这个茄汁酸甜滋味。
冯爷爷喝了一口粥,觉得这皮蛋瘦肉粥喝着很舒服,又用筷子夹起一筷子的芫爆肚丝,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品尝。
“这味道对了,正明你店里白卤猪肚的配方很好。”
冯正明笑了:“爷,这不是你给我的方子?”
司徒爷爷跟着笑起来:“小冯你这是在夸自己家是吧?有你这样的吗?”
冯爷爷跟着笑了:“哈哈哈,夸夸自家的手艺。”
司徒爷爷:“小冯你现在也开始懂得开玩笑了,不错不错。”
冯暖悠在被妈妈为了一口皮蛋瘦肉粥,她竟然也很喜欢吃这个。
“妈妈,好吃,悠悠要吃。”
罗晴舀起一勺来,轻轻吹了吹:“等一下,有些烫,妈妈给你吹吹你再吃。”
看到女儿要跟妻子闹,冯正明及时送了一快鱼条到女儿嘴边。
吃到鱼条了,女儿顿时就安静下来。
罗晴也有点哭笑不得,发现女儿是真的有点好吃。
尤其是吃到她喜欢的,她就会有点可着劲的吃。
好在小女孩长身体的时候,多吃点也没什么不好。
吃掉嘴里的鱼条,妈妈也把粥吹凉了,给女儿喂进了嘴里。
冯暖悠吃了粥,小脸上露出笑容。
小丫头笑眯眯的样子,会让人觉得非常有感染力,仿佛你看着她的笑容,就能暂时忘却一切的不愉快。
冯正明等两位爷爷吃了一阵,才开始跟两位爷爷聊起关于京城开分店的事情。
“我已经跟师兄们说好,这次进京让五哥去,五哥坐镇,带上泉城这边新培养出来的一批年轻厨师过去,我还准备在京里找个烤鸭师傅。”
听完了冯正明的描述,冯爷爷笑了:“你小子先去沪城,现在又要进京开分店,真是准备要把全国都开满了?”
司徒爷爷:“我觉得挺好,正明现在店里的生意这么好,感觉去哪开分店都行。”
冯爷爷:“可是分店开多了,要控制品控可不容易的。”
司徒爷爷:“这倒是,还是要把握住品控,不能让你的口碑跌下去。”
冯正明:“我知道,所以京里我才让五哥过去坐镇。”
冯爷爷:“你五师兄可以,他之前不是在京里吗?这几年在汇泉楼后厨,他和你大师兄配合,确实是让汇泉楼的口碑非常好。”
司徒爷爷问:“正明你自己呢?你不打算去京里?”
冯正明:“我肯定也要去,不过可能还需要一些筹备,这几年我的重心还是在沪城,要把沪城那边的餐厅做好。”
这一点冯爷爷很赞同:“对,你既然在沪城开了那样一家餐厅,肯定还是要优先保证那边。”
司徒爷爷:“正明你的方案是对的,沪城肯定是你接下来几年的重心。
同时你这个时候进京也很好,因为京里接下来的发展肯定也会加速,明年很关键,你提前在京里布局,你接下来可能会跟上京城的发展。”
冯正明自然也很清楚,因为2001年确实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节点。
2001年京城将会申奥成功,接下来京城的各种建设发展都会彻底如同乘坐上高速般加速发展。
提前进京赶上这次发展机遇,是冯正明早已经想好的规划。(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