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98章 这差距实在有点大啊(第二更,求订  回到过去做财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98章 这差距实在有点大啊(第二更,求订阅)

11月的春城,正是数九寒天,天空中下着雪,路上蓝白相间的公共汽车缓慢的行驶着。

现在这里已经发生了很多变化,经济、科研等方方面面的新闻开始出现在报纸、杂志上,有时候,这些就是信号。

在微电子研究所的实验室里却弥漫着比冬日更凝重的气氛。长条实验桌的中央,一块小小的、带着细密针脚的芯片静静躺着——这是一块来自sea的处理器,外壳上印着的英文标识,在白炽灯下泛着冷光。

围在桌旁的那些年龄各异的科研人员们,目光紧紧锁在这块芯片上,有人下意识瞪大了眼睛,瞳孔里映着芯片的轮廓;有人微微张开嘴,呼吸都下意识放轻,仿佛连气流都怕惊扰了这件颠覆了从他们对微型处理器认知的“异物”;还有年纪稍长的研究员,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衣角,脸上满是难以掩饰的震惊,连平日里沉稳的神态都被打破。

“你们看这布局,太精密了。”

一位戴着老镜的老研究员,手指悬在芯片上方两厘米处,迟迟不敢落下,镜片后的眼睛因过度专注而微微眯起,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说道:

“之前咱们见的处理器,晶体管数量最多也就几十万个,我们在发射卫星的时候,都没有用上上那种级别的处理器,可即便是如此就觉得那已经是非常了不起得了,都是让人羡慕的,可这块……”

他顿了顿,飞快低头看了眼手中攥得发皱的资料,又猛地抬头看向众人,眼球上布满的红血丝格外显眼,语气里满是难以置信,目光充斥着震惊:

“310万个晶体管!这数字简直不敢想。”

旁边年轻些的科研人员立刻凑上前,他手里攥着记录用的笔记本,笔尖在纸上飞快滑动,却因为手速太快,偶尔会划出歪扭的线条。他抬起头时,嘴唇还微微抿着,脸颊因激动而泛着红:

“还有制造工艺,0.8微米!咱们现在能稳定做出来的,还停留在8微米以上,这差了可不是一星半点。核心频率也吓人,60mhz到66mhz,咱们实验室里跑得最快的样机,频率连它的零头都不到。”

说这话时,他的眉头紧紧拧成一个“川”字,眼神里满是急切与不甘。

“最关键的是架构。”另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研究员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镜片反射出灯光,遮住了他眼底的情绪,可说话的语气却格外凝重。

“x86的超标量设计,32位内部数据通路,还有64位外部数据总线——这完全是革命性的突破!”

他顿了顿,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原本平静的脸上渐渐浮现出复杂的神色,有惊叹,有敬佩,还有一丝茫然,说道:

“以前咱们总觉得,数据宽度能到16位就已经是天板了,可人家这一步,直接跨到了32位,还兼顾了64位的外部传输,效率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讨论渐渐聚焦到性能上,实验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负责计算的研究员拿起计算器,手指飞快地在按键上敲击,发出“嗒嗒”的轻响。片刻后,他猛地抬起头,脸色瞬间变得苍白,嘴唇动了动,却好半天才挤出声音,低得几乎听不见:“按这个参数算,它的计算速度……每秒能到6000万到6600万次。”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让喧闹的实验室陷入了死寂。科研人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刚才还带着激动的脸庞,此刻全都垮了下来。有人缓缓低下头,盯着自己的鞋尖,长长的睫毛垂下来,遮住了眼底的失落;有人靠在墙边,双手抱在胸前,眉头拧得更紧,嘴角向下撇着,露出苦涩的神情;还有人轻轻叹了口气,声音不大,却在寂静的实验室里格外清晰,连带着周围人的情绪都沉了下去——几年前,他们还在为追赶西方超级计算机的“一亿次运算速度”日夜攻关,那时的超级计算机,体积相当于几个大书柜。

可现在,眼前这块小小的处理器,只要搭配简单的主机和显示器组成计算机,运算速度就几乎能追上当年的超级计算机——这种颠覆认知的差距,像一块巨石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这真的是我们的人从市场上直接买回来的个人电子计算机吗?”

这样高级的处理器,难道不应该严格加以保密吗?居然被直接摆到百货公司的货架上!

这就有点儿匪夷所思了。

“在当地叫电脑,是sea刚刚推出的个人电子计算机,他们叫电脑,所有人都可以随便购买……”

一旁的领导,想了一下说道:

“我们在港岛的同志,发现市场上在销售这种电脑,然后就买了一台回来。”

提到那台电脑的时候,周围的有人无不是一阵沉默,那台电脑完全颠覆了他们的想象——处理器、存储硬盘、内存条、甚至还有显卡,网卡……那是电脑吗?

不,那几乎是一个新世界,一个向这些科研人员展示的新世界!

“我们……可以制造这种处理器吗?”

实验室角落里,一位头发白的领导打破了沉默。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盼,双手微微攥着,指关节有些发白,目光缓缓扫过在场的每一位科研人员,眼神里满是渴望,希望能得到一个哪怕微弱的肯定答案。

然而,回应他的,是更长时间的沉默。科研人员们纷纷低下头,有人用手揉了揉眉心,试图掩饰眼底的无奈;有人咬着下唇,牙齿几乎要嵌进唇肉里;还有人轻轻摇着头,动作细微,却透着满满的无力。过了好一会儿,一位负责工艺研发的研究员才缓缓抬起头,他的眼眶有些发红,眼神里满是苦涩,声音沙哑地说:“根本就不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