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基建开始  莱阳金属之烽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而卫远带来的2个排,共计60多人的警卫人员,此刻也没有闲着,除了留下一个排的用来警戒,保证物资和自家老板安全,剩下的全部临时充当车辆驾驶教员。

岳维鲁在魔都出发前的培训,虽然让这帮人的车技谈不上多么精通,安全行驶至少没有什么问题,此刻通通以一带多,从当地征召的年轻人中,挑选出一批聪明机灵的,突击培训出一批汽车驾驶员。

要知道这个时期的汽车可是稀罕玩意,很多人别说开了见都没有见过,卫远对他们要求也不高,前期能顺利开车上路就行,车技嘛,总是需要多练才成。

如果用上帝视角来看,整个安东境内既混乱又壮观,宛如一个大型工地现场,挖掘机、推土机、的轰鸣声响彻云霄,到处是发出砰砰砰…..来回奔波的运输车辆。

码头上的吊车不断从船上起降着货物,同时在码头附近也紧急开辟出一个,带着简易顶棚的临时货场,按照不同颜色的牌子,指示着车辆、机械设备、生产物资等等的存放。

卫远又特地从后世弄来一批高音喇叭和广告条幅,每天高音喇叭里正反播放着《咱们工人有力量》等一些后世耳熟能详的的歌曲:

咱们工人有力量

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

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盖成了高楼大厦

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哎嘿

发动了机器…..

条幅上也都印刷着:“多干好省,力争上游一天等于20年,工业社会在眼前”之类的宣传口号。

而雇佣过来的工人,按照岗位不同,配发不同颜色的马甲和安全帽,上面打上对应编号;

黄色:基本劳动力人员。

红色:专业技术人员。

白色:指挥及行政人员。

为了方便管理,十人一个小组,按照编码连续数字,组成对应小组成员并选出一个小组长。

十个小组组成一个小队,选出一个小队长,五个小队组成一个中队。

从表现好的小队长中任命一个为中队长,四个中队组成一个大队,大队长报卫远审批后统一任命。

每位组长及其以上职位,都领有一本工作手册,每接受一项新工作,工作人员就在手册上做相关纪录,同时将因为工作需要发给的工具装备登记在册,并对其负责管理人员考勤奖惩方面逐一记录在案。

针对有些大部分工人不识字的问题,卫远充分发挥我军优良传统,开办夜校扫盲班,推广简体字,并规定所有管理层任命,识字数量不低于500个字,当做硬性条件。

并仿照建国初期,按照岗位职级不同,设置24级工资表,即“定职、定级、定衔、定薪”。

从战略位置发展的角度来看,在缺少一个内外部安全环境下,把工业基地放在沿海港口地区并不理想。

最大的短板就是缺乏战略纵深,一旦敌人从海面方向突袭,面对的后面将会是灾难的,后世兔子家的大型工业基地,无一不是选择在内陆腹地,怕的就是在第一波袭击中被打击掉。

之所以选择安东地区,卫远看中的就是这个丹东港这个优良港口,可以通过从海上运输大批生产物资,和矿产资源过来,而在安东生产的工业产品,又可以通过海运源源不断的走出去,最终实现工业生产反哺安东地区发展。

毕竟自己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仅靠自己一个人输血,恐怕很难维持安东地区的长期发展。

至于安东的安全问题,只有一个办法,把被动防御改为主动出击,把一切潜在危险通通抹杀掉,这就要求卫远手里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力量。

经过这几天的磨合,卫远发现施公行还是非常有能力的一个人,至少在施政手段和行政管理方面要比自己强上不少,无论是当地的人员征调,施工管理方面,都被安排的井井有条,忙中有序。

卫远索性当起了甩手掌柜,把工程建设方面的事情,一股脑全塞给了他,还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更是给施公行留下一句话:“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粮给粮,缺什么自己就给他补什么,总之必须在3个月之内,完成环县公路的通车,和工业园区框架的搭建”。

面对卫远有些耍无赖的行径,施公行有些哭笑不得,这几天他是累并快乐着,之所以这么说,“乐的是自己多年来的抱负得以实现。

为官一任自当造福一方,只是身处国大党这个烂泥坑里,自己一个小小行署专员,无权无势的只能这么稀里糊涂的过着,眼下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摆在自己面前,做的好了就是自己实实在在的政绩,谁也否认不了。”

“累的地方是,卫远说当甩手掌柜就当甩手掌柜,所有事情全部交给自己,他那边只管盖章批粮批钱,还给自己下了任务工期。

自己这几天是吃不好,睡不好,做梦都是在工地监工,急的自己嘴角虚泡都起来了,躺在床上累的浑身疼,偏偏自己还心甘情愿”。

其实施公行还有一个埋藏在心底深处的秘密,他的父亲施孝祖原本是清廷北洋海军的一名把总,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其父施孝祖也在那场战争中身受重伤,最终送回老家三月后因伤口感染不治身亡,听到《马关条约》的签订,其父去世前最后一句话就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