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寡人有疾
赵惇直挺挺地站在那里,眼见局面已经被杨沅控制住了,他的神志还没从震憾中清醒过来。
这就结束了?
怎么会失败呢?
计划的原本好好的啊!
为什么死的不是杨沅?
为什么朕……会被他绑在这里?
忽然间,赵惇激灵灵打了一个冷战。
莫大的恐惧感,让他一下子又陷入了精神分裂的迷乱当中。
他仿佛看到杨沅一脸阴沉的笑,一把掐住他的腮帮子,把一碗毒汤狞笑的灌进去。
然后,然后他就看到自己飘在半空中。
而杨沅一身缟素,正向满朝文武悲怆地宣布:四方不靖,官家忧急社稷,不幸暴病崩殂!
在百官跪地,呼天抢地之际,一身缟素的杨沅缓缓转过身来,望着某一处地方,冷漠而阴险地一笑。
飘在半空的赵惇顺着杨沅的目光看去,那里,赫然就停放着他的棺椁和灵位!
“不要,不要啊~”
赵惇又发病了,真实与虚幻模糊了他的神志。
赵惇“卟嗵”一声,就直挺挺地跪了下去。
“杨……杨卿,燕王,饶朕一命啊!朕知道错了,朕真的知道错了……”
赵惇被蟒皮鞭绑着,上半身依旧直挺挺的,想叩头却磕不下去,只能浑身发抖地不断乞饶。
杨沅目光闪烁了一下,忽然缓步上前,将他搀扶起来了。
杨沅笑了,向他微微一笑。
但杨沅这一笑,却和赵惇幻想中的杨沅一笑重迭了起来,生死难料啊。
赵惇双膝一软,若不是杨沅扶着,便又要跪倒在地了。
杨沅温和地道:“官家只是病了,神志恍惚,才受了奸臣蛊惑,何罪之有呢?”
“对对对,朕病了,朕……朕病的很重……”
赵惇迷乱的神志,还是因为求生的本能迅速捕捉到了这个讯息,立即爽快地承认了。
但他马上又想到了幻想中自己被宣告“忧急社稷,暴病崩殂”的那句话。
于是又赶紧大声道:“朕……朕只是一时患了心疾,不碍的,不碍的,很快就会好的。”
“当然,当然,陛下一定会好的。”
杨沅微笑着掸了掸赵惇肩头并不存在的灰尘。
把赵惇捆得棍儿一般动弹不得的蟒皮鞭,忽然间便游蛇一般滑走了。
……
户部侍郎黄旭此时正在刑部坐着。
刑部尚书张方旬知道这位侍郎大人已经权代了户部事务,很快就要荣升户部尚书。
所以,对这位即将掌管大宋钱袋子的财神爷,倒也不敢怠慢。
张尚书陪着黄侍郎吃着茶,却不知道他的来意。
而黄侍郎也只是与张尚书闲话着,并不着急表明来意。
在他袖中,藏着两样东西。
一样是皇帝下旨,查抄燕王府的秘诏,是一份未经中书门下的“中旨”。
另一样,是他摹仿杨沅的笔迹,伪造的杨沅勾结李仁孝,在西夏路制造混乱,以危机倒逼朝廷,篡夺大权的来往秘信。
信中,提到了一系列杨沅系的官员,诸如钱端礼、马维清、辛弃疾、吴挺、张孝祥、李道等……
他倒是野心不小,竟想一举端掉所有忠心于杨沅或者与杨沅过从甚密的人。
这位一直搞财政、天天看报表的侍郎大人,对于残酷的政治斗争,实在是个小白。
权力的执行,是自上而下。
所以他想当然的就以为权力的形成,也是自上而行。
孰不知,在一般情况下,在已经形成的规则之内,似乎确是如此。
但其最本质的形成,却是自下而上。
它就仿佛是一个“n”字形,只是除了开国那批人,大部分人一生的轨迹都只在最后向下的那一笔范围之中。
如果他又缺少残酷的政治历练,自然就想不起这个“n”字的前一半。
他天真的以为,只要把杨沅这个敢于凌驾于天子之上的逆臣除掉,那就群龙无首。
那时,其他人就可以任由拿捏,就可以凭着一道诏书随意处置。
黄侍郎喝着茶,暗暗计算着时间,官家那儿,应该已经得手了吧?
想到这里,他那颤抖的手、激动的心,以及完全无法压抑的亢奋……
张尚书诧异地看着黄侍郎,纳罕地问道:“黄侍郎?黄侍郎?”
“啊!”
黄旭陡然清醒过来,向张方旬抱歉地一笑。
他在和宁门外派的有人,宫里一旦得手,会立即派人出来相告。
那时,他就会立刻向刑部亮出天子诏,命令刑部派人,随他一起去查抄燕王府和安顺侯府。
到时候,他就会把他伪造的往来密信,分别悄悄放进杨沅和李仁孝的书房。
但是因为发现这些密信的人是刑部,所以……
他黄侍郎的心思还是很缜密的,可谓滴水不漏。
外面突然响起几声似乎在盘问阻挠的对话时,接着便是靴声急促。
黄侍郎陡然心中一喜,立即站了起来,向二堂门口望去。
“似乎,是来寻找本官的吧?”
黄侍郎如是说。
接着,门口就出现了一个人。
一身大红袍,俊俏的跟个新郎倌儿似的,有种雌雄难辨的阴柔美。
刘商秋迈步过了门槛儿,向张尚书笑吟吟地一拱手。
张方旬诧异地还礼,讶然道:“刘都承,这是什么风儿,把你给吹来了?”
刘商秋笑道:“打扰大司寇了,刘某冒昧登门,是来拿人的。”
刘商秋向一脸错愕的黄旭一指:“拿下!”
立时从刘商秋身后,就涌出一群如狼似虎的机速房秘探,冲上去把黄侍郎摁倒在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