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785章 以仁政之名,让世家豪强被卖了还帮你数钱  舍弟诸葛亮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如何棒槌配甜枣、逼迫地方上的豪强世家配合选官变法,这个具体的“甜枣”诸葛瑾暂时还想不到。

不过没关系,他们可以先想想如何“掀屋顶”,最终逼迫世家豪强接受一个“开窗户”的方案。

这个问题,诸葛瑾就拿手了,因为后世科举经过了那么多轮次的逐步改革,早期方案有多少漏洞、有多少可以堵漏的办法、这些漏洞没堵上之前又该如何钻……诸葛瑾有充分的现成答案可以抄。

所以,众人很快就针对这个分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诸葛瑾率先想到几点:

“要想让世家豪强们不反对这套察举加考试的选官制度,我们可以通过暗中散播消息的方式,暗示地方上的豪强,只要他们能够买断一个郡上报的全部察举名额,确保陪考的人考得都比他们真心想要推上来的关系户学识更差,那么他们就还有可能顺利实现原本的企图。

而只要变法能快速通过,朝廷就不会立刻上那些更狠的手段,不会立刻把每个州不同郡的‘录取名额’打通,仍然会保护各郡利益,确保每个郡察举上来的人、最终考核后,实际委任官员的人数,依然会落实到各个郡头上,郡和郡之间暂时不用竞争。

这些暗示,都会促成地方上的豪强出于惧怕、出于担心将来实际通过的变法对他们更不利,而赶紧捏着鼻子认了眼前这一版。因为天下的豪强,大多只在一个郡的范围内有势力,他们是不能跨郡保证自己的利益的。

而世家的手能伸得比豪强更长,他们往往和朝廷中枢有关联,有门路,哪怕新法鼓励跨郡竞争,他们也未必会受损,说不定还能排挤掉更多实力不够强、想要抢名额的潜在竞争对手。”

诸葛瑾这番建议,只是他想到的诸多招数中的一个典型例子罢了,类似的手段他还能举出很多。

不过仅仅就这一点,也已经让刘备和其他几个文官耳目一新了。

诸葛瑾说的这些,后世看官肯定不会觉得难理解。说白了这就是暗示地方实权派、刚出现的科举还不完善,还有可能通过“围标”来回避其人事利益的实质性受损。

(注:具体怎么围标不细写了,因为《忽悠刘备》非常详细写过一次了,不能自我重复水稿费,那样坑老读者太缺德。)

也就是说,只要你现在支持这个新法,十年八年之内,你都是有可能找漏洞规避掉实际利益层面的损失的,

一开始损失的只是“名分”,也就是给了朝廷一个机会开口子,先把某些事情从制度层面确定下来,将来朝廷再想往下细改,就有充分的“宣称”了,不会再被判定为“妄改祖宗之法”。

但是,如果地方豪强们不答应,那诸葛瑾就要用另一手,快刀斩乱麻,在推行新法之后,再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如何堵住“围标”这个漏洞的办法也暗中公布。

他相信,到时候天下的世家和豪强肯定会出现利益分歧,会狗咬狗,世家们虽然也不喜欢新法,但如果新法可以帮世家从豪强手上夺过来一部分好处,那世家也是有可能乐见其成的。

这个逻辑稍微难理解一点,需要捋一捋。

如前所述,“豪强”的定义,就是每个郡的实力派,他们要挟地方长官的主要办法,就是“你不给我的家族举官做,我就把地方搞乱”,是靠威胁。

“世家”是每代都有朝中高官的,他们可以在更广的范围内,跟察举人才的太守们进行利益交换,是靠利诱。

因为豪强的手伸得短,能跨郡或者跨州拥有势力的豪强极少。那么一旦朝廷打通了各郡之间的选才,规定“一个州下辖的七八个郡,察举上来的孝廉统一考试、统一录取、成绩好的郡的人能抢夺成绩差的郡的人的官职名额”。

那么那些只在一郡范围内能左右地方官的豪强就抓瞎了,他们再用学习差的围标客陪跑,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全郡覆没,本郡举上去的一个都没中,全被学习成绩好的邻郡做了嫁衣。

所以,豪强肯定是不希望“多个郡之间打通录取名额”的,诸葛瑾也就能拿这一点威逼豪强们尽快就范,否则他就要联合世家来侵夺豪强的利益了。

而诸葛瑾之所以笃定这种“联世家打豪强”的举措、一旦真落实后,绝对能压住反对派,那也是因为他知道历史的发展——

事实上,原本历史上陈群搞的那个九品中正制,就是典型的“联世家打豪强”。中正制和察举制一样,都是由负责人事工作的选才官员,推荐综合素质好的人才去当官,在“察举”层面没有区别。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正制并没有比察举制更差,最多只是做得一样。

中正制和汉朝察举制最大的区别,在于汉朝察举制的察举负责人,往往是地方的郡太守本人兼任的,太守能直接举贤德。

而中正制是由专门的中正官去察举的,中正官不是地方官,跟地方政绩没有关联,一个郡的政绩再差,也影响不到负责这个郡察举工作的中正官。

而前面说了,“豪强”最大的本事就在于“用搞乱地方、破坏政绩”的办法威胁太守,让太守举他们要的人。

一旦察举人和地方政绩好坏脱钩,豪强就威胁不到察举人了。

从此察举人只接受“利诱”,不接受“威逼”。好处是废掉了一个不公正因素,坏处则是导致另一个不公正因素愈发做大,形成了“垄断不公正来源”的实质效果。

所以魏晋之后,世家越来越强,而豪强的利益无法在中枢朝廷得到直接体现,他们只能要么憋着,要么趁着乱世去支持地方军阀、诸侯、藩镇。

因为地方上的藩镇军头这种人也是大老粗,他们很难跟朝廷上的高门大姓千年世家做交易,最后就跟地方上同样粗鄙只能谈钱粮谈武力的豪强结合。后来唐朝安史之乱后,世家就走上层路线,控制长安朝廷,各地豪强则支持藩镇军阀。

所以,诸葛瑾现在要搬出世家来斗豪强,这一点肯定是可以做到的,虽然他也不希望豪强彻底被打压、世家独大。诸葛瑾要的只是适度搅混水,先逼着天下的豪强见好就收、看到目前这么仁政的新法,就直接支持了吧。

要是不支持,后面吃的苦更多,而且世家是绝对支持让豪强吃这种苦的,反正世家是受益方。

诸如此类的挑拨离间、分化反对者的招数,诸葛瑾还有很多,这里倒也不用完全一一赘述。

总而言之,他就是稍微抄一点历史现成的答案,大致梳理一下,就足以让刘备略感惊愕,同时又深感放心。

果然,这事儿交给子瑜,就总能想到招数,把反对派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

这些问题讨论得差不多之后,关键就剩下最后一点:

之前的分化反对者的招数,或多或少都有可能导致“豪强虽然变弱了,但世家却可能更强”。

那么,有没有什么办法,最终给天下人一点甜头、同时把世家也稍稍摁下去一点呢?

这个最难的问题点,诸葛瑾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因为这个点是没有现成历史答案可以抄的。而且诸葛瑾之前梳理盘点了前面那些内容,脑子已经很乱了。

如果非要自己跟自己脑内博弈,扮演完正方立刻再扮演反方,左右脑互搏,很容易精神分裂的。

不过,大家好歹都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思考——如前所述,这颗“棒槌之后的甜枣”,最好是跟之前曹操统治时期独有的残暴手腕联系起来,然后刘备就能反其道而行之、在废除的过程中施恩于民。

而且这个甜枣最好跟变法的内容是相关的,那样才不显得突兀,不显得“刻意利益交换”。

甚至可以先流露出一点风声,要给甜枣,然后在琢磨给甜枣的过程中有可能带来什么弊端,再“不得不”引出变法,那就更完美更不拉仇恨了。

只可惜,这世上没几个人能想到这样的联动,会场内的氛围很快也就稍稍沉寂了下来。

好在今日本就是给诸葛瑾和关羽等人接风的,刘备也没强求立刻谈出点干货来,所以想不到也没什么大不了,接着喝酒接着乐呵就是了。

刘备非常收放自如地又劝酒了几轮,甚至还在酒席上亲自高歌了一曲,又跟关羽聊起兖州各地的收复情况是否顺利。

关羽也有一搭没一搭地说了些见闻,其中倒是没怎么提曹军的武力抵抗,毕竟当地剩余那点曹军的战斗力,在关羽眼里根本不够看。

从打鄄城开始,一直到兖州中部三郡平定,唯一给关羽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兖州核心地区曹军那“不得不抵抗到底”的意志。

还说到了程昱的残暴,说遇到曹军崩溃主动投降、甚至迎接刘备军时,程昱居然还无差别乱杀归义者家眷,甚至有灭门的。

虽说近年来好多诸侯都有集中居住精锐部队士卒家属的行为,但是跟程昱和曹操那样军队一投降就惩戒屠杀家属的,还是非常罕见。

刘备听后,一时也被转移了注意力,暂时不再关注变法了,而是发自肺腑地感慨抨击了程昱几句,最后还问起程昱的下场,有没有找到尸首。

关羽则表示,程昱最后也知道罪孽深重,即将被周瑜歼灭时,选择了抱着碇石沉黄河。

因为黄河夹带泥沙多,河床的淤泥积沙深,碇石能沉入河床很深,根本找不到。

尸体倒是未必会一直跟碇石绑定在一起——因为人淹死之后,或者说在淹死之前缺氧昏迷时,抱着碇石的手就会自然松开了,不可能坚持抱到死的。程昱仓促之间只是抱石沉河,不是绑在石头上沉河,所以尸体肯定另外淤在别处了。

周瑜战后也有用拖网反复打捞,捞到过一些沉底的敌尸,但都是数日之后了,面目腐烂难以分辨,衣衫甲胄也多不全,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刘备暗道惋惜,但也没说什么,只是直接追问最终结果:“那最终是如何处置这些尸首的呢?”

关羽捋着美髯叹道:“不能辨认尸体,也没必要辱及无辜者,最终就如董卓死时,扎草罩衣,上书其名,然后示众宣讲其罪行。”

刘备点点头,这也够了,没必要拘泥于肉身的真假。

看过《三国演义》电视剧的都知道,董卓被吕布杀了之后,王允就让人扎了一个写着“董贼”字样的蒙布草人,在长安闹事供百姓泄愤。从情感上来说,这样的处置已经很彻底了,不用再追求刻意侮辱。

(注:三国演义原文里只是在董卓尸体肚脐上插灯芯点火,扎布人烧了只是电视剧里的处置。但这种措施在汉末时,用来惩戒尸体找不到了的罪人,确实很符合时代背景。)

刘备和关羽原本聊这些话题,也不过是说些时闻,发泄一下情绪,权当酒后谈资。

不过,一旁的诸葛亮,一直摇着羽扇在想正事儿,哪怕陪主公喝酒时,明面上在享乐,实际上脑子依然没有降低思考速度。

此刻被刘备和关羽的话题所启发,他忽然心中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1 / 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